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似乎從來沒有缺乏過炮彈等武器,整個西方的炮彈庫存都耗不過俄軍。
對于這一情況,烏克蘭一度感到十分費解。如今,烏克蘭終于“找到了答案”,烏國防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首次披露,朝鮮供應了俄軍前線40%的彈藥,涵蓋炮彈、彈道導彈及火炮系統。過去三個月,烏軍情報部隊60%的傷亡由朝鮮火炮造成。
布達諾夫在基輔辦公室展示戰場報告時承認,“這些都是好武器,朝鮮擁有晝夜不停的生產線”。按照烏克蘭方面的說法,光是自2023年9月起,烏克蘭就發現4艘俄籍貨船往返朝俄港口64次,運輸“400到600萬枚炮彈”,遠超俄本土年產量。
烏推測俄羅斯2024年炮彈自產僅230萬枚,朝鮮憑借龐大庫存與三班倒生產線,成為俄軍“彈藥銀行”。在這種情況下,部分俄軍部隊對朝鮮彈藥依賴度達100%。但烏克蘭方面承認,烏克蘭尚無反制俄朝合作的有效手段。
當西方制裁絞殺俄羅斯軍工時,朝鮮方面用大量的彈藥庫存,換來了普京的頂級軍事技術。更讓烏克蘭感到警惕的是,7月11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專機降落在朝鮮元山機場,開啟為期三天的訪問。
根據西方媒體推測,拉夫羅夫此行的兩個重要任務,是協調“新增援軍部署”與“武器交付細節”,鞏固俄羅斯與朝鮮之間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除此以外,拉夫羅夫此行預計也會商討金正恩訪問俄羅斯的相關事宜。
就在拉夫羅夫踏上朝鮮土地前,俄軍對烏發射728架無人機創下單日最高紀錄,近幾周對烏克蘭的襲擊也變得越來越猛烈。俄羅斯還調集了大量的地面部隊,準備對烏克蘭打響一場規模浩大的“夏季攻勢”。
烏克蘭和韓國的情報部門指出,自去年以來,朝鮮已派遣1.2萬名士兵助俄奪回邊境失地,“傷亡超4000人”。
新情報顯示,3萬多朝軍將于數月內抵達戰場,除了幫俄羅斯在庫爾斯克地區排雷、搞建設之外,還有大量的作戰部隊將深度融入俄作戰體系,他們甚至會到烏克蘭的領土上參加戰爭。
烏克蘭方面揣測,朝軍多為國內閑置的“建設兵團”,出國參戰既可賺外匯,又換得俄尖端技術。按照朝鮮編制120萬的巨大兵力,即使派10萬人也毫無壓力。
對于朝鮮方面的支持,俄羅斯的回饋異常慷慨。俄羅斯不僅在導彈、航空航天、軍艦等尖端領域大力支持了朝鮮,讓朝鮮有了“萬里鏡1號”軍用衛星、發展出了更多先進導彈,造出了大型水面驅逐艦,甚至還有可能在更加敏感的核領域與朝鮮展開合作。
通過這場戰爭,朝鮮有機會從一個封閉的國家,躍升為“軍火出口與技術強國”,這將重塑未來的半島局勢,甚至是東北亞地區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