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斗,而是一家人的齊心協力,從基礎教育再到高等教育,家長們所付出的辛苦,其實一點都不比孩子們少,從教育的支出到一路備考的支撐,多少父母嘔心瀝血才終于盼到了孩子走進高考考場的那一天。
而在很多家長的潛意識里,孩子走進高考考場了,自己的任務也就完成了,接下來無論能否考進名校,就全看孩子自己的本事了。
可殊不知,隨著學歷的不斷貶值,高等教育的升學早已成為學生的普遍選擇。網上有一位母親,好不容易支撐到孩子完成學業,本以為自己能安心享受退休生活,可沒想到,女兒接下來的一席話,徹底把她盼望已久的退休生活給毀了。
“我的退休生活,被女兒徹底毀了”,一位母親的哭訴令人心酸
這位來自廣東的家長,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篇長文,哭訴自己的遭遇,令不少網友看后都倍感心酸。
已經退休的她,每個月都能領取2800元的退休金,本期待著退休后能過上輕松自在的生活,可沒想到,女兒卻突然跟自己說想要提升學歷,準備“專升本”的考試,而且態度堅決。
女兒的選擇讓這位已經退休的母親倍感無奈,雖然孩子的父親仍在工作,但每個月的收入也只有3500元,加上她的退休金,家庭月收入約6300元。
如果沒有女兒的教育支出,這對老夫妻每月花3000元就能過上舒適的生活,還能存下一些錢用于休閑娛樂,偶爾出去旅游,這正是這位母親夢寐以求的退休生活。
而如今,這種夢寐以求的退休生活都被女兒的專升本計劃給毀掉了。提起這個女兒,這位母親也是既生氣又無奈,因為她早已看清了女兒的學習能力。
她不是一個在教育支出上吝嗇的家長,恰恰相反,在女兒上初中時,她曾花費數萬元為女兒補課,卻沒有取得明顯效果,這些錢就跟打了水漂一樣,毫無回報。
數萬元的補課費砸下去,可女兒的成績只能考上民辦高中,對此家長也沒有放棄,哪怕民辦高中學費不低,她也圓了女兒的高中夢,可換來的是什么呢?女兒最終考取了公辦大專。
當她終于忍不住詢問女兒為何學習不好時,女兒的回答讓她看清了現實,女兒說:“我真的努力了,可我就是記不住”,她意識到女兒不是學習的那塊料,也接受了現實,可沒想到如今自己接受了這樣的現實,已經準備安享退休生活了,女兒卻非要備考專升本。
真正的一家人不該去追問對與錯,而是共同去面妒忌問題
按照這位母親對自己女兒的了解,她清楚的知道,以女兒的學習能力,哪怕備考專升本,最多也只能考上民辦本科,這意味每年至少需要支出三萬多元學費,加上生活費,年支出將超過六萬元。
四年的民辦本科,足以掏空老兩口的全部收入和積蓄,她明白,只要同意了女兒提升學歷,自己的退休生活注定要被毀掉,沒有了對生活的享受,只會剩下精打細算的無奈。
而這名母親之所以痛苦,歸根結底還是在于她的糾結。一方面,她理解高學歷對未來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可另一方面,她又清楚地知道,支付高昂的學費意味著她和丈夫必須放棄期待已久的舒適退休生活。
而丈夫甚至暗示她可以去做保潔工作補貼家用,這也讓她徹底陷入了絕望——“聽他這么說,我死的心都有了”。
對于這位母親的遭遇,評論區網友們的各執一詞也恰好符合這位母親內心的矛盾和掙扎。一部分網友覺得:孩子已經成年,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不應該繼續依賴父母的經濟支持;而另一部分網友則認為:孩子有上進心,應該支持,畢竟關系到孩子一輩子的前程,大人多付出點值得!
我們無法去評價這名母親做法的對與錯,但這位母親的遭遇,的確揭開了很多家庭都不曾正視的一個問題:如何去平衡子女對升學的追求和父母晚年生活的保障。
對于一個前半生在流水線上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母親來說,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卻依舊無法得到休息;對于一個專科女孩來說,迷迷糊糊的二十多年好不容易想努力一把了母親卻不支持自己。
母女倆都有自己的難處和追求,但筆者認為,真正的一家人不該去追問對與錯,而是一個站在同一陣營,共同去解決問題,當子女的學業追求超過了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自然不能理所當然的要求父母為自己做出犧牲,只有自己也做出努力和犧牲,才是一家人共同面對問題應該有的責任與擔當。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