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淮北這樣的小城是很難上央視的,一上央視就必然引起廣泛的關注,雖然我遠在外省,但是對淮北的一切還是很關注的。7月9日中午,我象往常一樣吃過午飯便打開電視,觀看每日必看的央視《今日說法》節目,當天節目的標題是《驚現盜洞》,初看標題并沒有引起我太大的興趣,這肯定是個抓盜墓賊的案件,但是電視節目中居然出現我所熟悉的安徽淮北的鏡頭,而且這個鏡頭對著是家附近的共姬墓,這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慌忙叫家人一起來觀看。
節目介紹安徽淮北公安破獲共姬墓被盜掘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3人。共姬是誰?她是春秋戰國時代魯國的公主,因嫁給宋共公而被后人稱為共姬,共姬墓在什么地方?許多淮北人都知道在淮海路西頭的老淮北發電廠的廠區附近,是淮北市最大的春秋戰國時代的高等級墓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犯罪嫌疑人的作案過程和公安人員的破案經歷自不必多介紹,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被抓獲的十三個犯罪嫌疑人中,居然有一個是曾經被宣傳為光榮守墓二十年的守墓人,據說曾有兩個盜墓賊團伙光顧共姬墓,前一個因為沒找準位置無功而返,第二個團伙在守墓人的指引下才找準位置,最后因為墓室被炸坍塌而不得入內,雖然盜墓不成功,但已對共姬墓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從光榮的守墓人,到被拉下水成了一個盜墓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我相信這肯定不是他的本意,這其中離不開利益的誘惑,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面前忘了作為一個文物保護工作者的初心,一念之差滑向了犯罪的深淵,當然等待著他的必將是法律的嚴懲。
守墓人看守的是文物古跡,他們的辛苦是眾人皆知,但是由于他們天天圍著這些古墓轉,一些有心的守墓人,他們就成了對古墓了解最深刻的人,如果他們成為盜墓團伙中的一員,往往就成了團伙中的技術骨干,他們里外勾結,使盜墓賊更容易成功,對古墓造成更大的破壞。因此如何對這些守墓人進行監管,也就成了各級文保部門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通過共姬墓被盜這個案件,可以說淮北市文保部門對守墓人的監管這方面是缺失的,以致才出現守墓人成了盜墓犯罪嫌疑人這樣一個荒誕的情節。
淮北的歷史雖然悠久,但地面文物的遺存并不是很多,象共姬墓這樣比較著名的更是少之又少,亟待加強保護,但坦率地說,對共姬墓保護,無論從技防物防等各方面都是不夠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