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賬號解封那天,微博直接炸了。
半年沒動靜,一回來就整了個大新聞,20分鐘漲粉1.2萬,青島演唱會門票秒光,手環炒到上千塊。
這哪是封殺,簡直是給頂流放假搞饑餓營銷。
關曉彤抖音關注列表里,鹿晗名字還在。
分手傳聞傳了三年,倆人早不靠這個炒熱度了。
現在流行的是“事業瘋批人設”——瘦到體脂8%,膝蓋帶傷唱跳三小時,粉絲一邊喊心疼一邊搶票。
評論區最高贊說:“封半年算懲罰?明明是給流量明星放假。”這話真沒說錯。
看看數據,掉粉260萬聽著嚇人,可演唱會上座率爆滿,爭議視頻播放量不降反升。
黑紅也是紅,平臺封禁反倒成了免費宣傳。
最新消息是,鹿晗團隊正在接觸一檔音樂綜藝。
有意思的是,這節目制作人去年剛公開批評過“流量至上”。
現在轉頭找頂流合作,娛樂圈的底線果然靈活。
粉絲經濟早就玩出新花樣了。
應援手環炒成千元奢侈品,醫院路透圖轉發過萬。
偶像越慘,粉絲越瘋,這套“虐粉經濟學”算是被玩明白了。
業內人說,鹿晗這次復出數據比封禁前還猛。
但數據背后是每天跑10公里,體脂掉到醫學警戒線。
當健康成為流量籌碼,這行業到底在賣什么?
關曉彤這半年接了部正劇,刻意避開流量路線。
有意思的是,她抖音點贊列表里還留著鹿晗生日祝福。
不拆CP也不蹭熱度,這操作比炒作高明多了。
演唱會上鹿晗對粉絲男友說“替我照顧好她”,視頻播放2.3億。
現在明星都學會精準狙擊粉絲G點了,知道什么能戳中淚點,什么能引爆話題。
有媒體挖出,演唱會手環成本不到20,轉手賣上千。
黃牛群里流傳著內部消息:下次巡演周邊要搞限量款。
這哪是追星,分明是炒鞋2.0。
最新流出的彩排視頻里,鹿晗膝蓋舊傷發作還堅持排練。
粉絲心疼得要死,轉頭就把黃牛價炒高30%。
娛樂圈的悲情戲碼,永遠有人買單。
業內流傳個說法:現在明星不怕犯錯,就怕沒話題。
看看這半年,鹿晗雖然丟了兩個代言,但演唱會收入翻倍。
商業價值沒跌,只是換了個賽道。
關曉彤新劇開機那天,狗仔蹲到她和鹿晗工作室的人吃飯。
兩邊團隊早不避嫌了,畢竟感情戲早過時,現在要的是“各自精彩”的體面。
演唱會后臺花絮里,鹿晗工作人員拿著體脂報告皺眉。
8%的體脂率,專業運動員都難維持。
但數據一出,熱搜立馬安排,醫療專家都被拉來科普。
有粉絲曬出去年買的鹿晗周邊,現在轉手賺了五倍。
追星變理財,這波操作連基金經理都看懵了。
娛樂圈的周邊市場,比股市還刺激。
狗仔最新跟拍發現,鹿晗團隊在接觸運動品牌。
瘦身成功的勵志人設,正好接健康類代言。
從流量明星到健身偶像,這轉型路線早規劃好了。
關曉彤采訪里被問感情問題,直接懟了句“不如聊聊新劇”。
現在聰明人都知道,靠作品說話比炒CP長遠。
流量時代的感情戲,早該翻篇了。
看看這半年的數據,鹿晗超話活躍度不降反升。
封禁期粉絲憋著勁做數據,解封后直接爆發。
平臺想懲戒流量,反倒幫人家固粉了。
演唱會上那個瘦脫相的身影,到底是敬業還是透支?
當明星把健康明碼標價,粉絲的掌聲里到底有幾分真心?
這行業該醒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