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身份證就能免費健身,5塊錢就能理發,手機一點就能參與社區議事……”在中衛市沙坡頭區濱河鎮中山社區,居民們正親身體驗著未來社區建設帶來的便利與驚喜。
自去年6月自治區啟動未來社區建設試點工作以來,沙坡頭區圍繞未來鄰里、服務、健康、治理等九大場景,從36個社區中遴選中山社區作為試點,投入項目資金120萬元,著力打造未來社區新樣板。沙坡頭區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薄娟介紹:“我們堅持‘辦公最小化、服務最大化’原則,通過創新服務模式,讓居民享受更便捷、更優質的社區生活。”
市民在中山社區讀書角讀書。
中山社區通過“社區綜合體+社區服務站”的模式,改造升級1600平方米的社區陣地,打造開放式、互動式的“零距離”服務空間。社區建立動態需求清單39條,為獨居老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提供幫扶110人次,并舉辦長桌宴、游園會等主題活動49場。同時,社區創新“社區+轄區單位+社會組織+企業”四方聯動機制,引入愛心理發、工藝品店等5家多元主體,提供4元修補褲邊、5元理發等低償服務。
市民在中山社區開設的書法班上課。
社區還盤活閑置場地120平方米,打造“悅鄰健身房”,居民只需刷身份證即可全天候免費使用;建設“悅鄰書屋”“非遺工坊”等6個特色文化空間,組織書畫創作、傳統節慶展演等活動17場。
“以前想找個安靜的地方看書都沒去處,現在社區有自習室、健身房,環境好還免費,住在這里真幸福!”62歲的居民賈尚忠說。
據中山社區黨支部書記李蕊介紹,社區開設老年大學,設置書法、舞蹈等15門課程,招收學員500余人;組織青少年參與紅色研學、家風故事分享會13場;升級316平方米的衛生服務站,提供中醫針灸、康復理療等服務;日間照料中心推出5元暖心助餐,惠及居民300余人次。社區還通過微信公眾號“指南針”專欄,每周推送就業資訊,助力居民創業就業。
在中山社區,老人們認真學習樂器演奏。
在智慧治理方面,社區搭建“線上+線下”平臺,設立“老街坊議事亭”等7個共商共治場所,召開黨建聯席會議4次,收集并解決群眾意見113條;開發“悅鄰中山 智享未來”APP,集成民意反饋、突發事件處理等功能,新增33個監控點位,提升社區安防水平。在低碳環保方面,社區開展環保宣傳53場,計劃配備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在交通出行方面,規劃停車泊位90平方米,增設60個充電樁,優化居民出行環境。
“中山社區將持續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深化未來社區建設,通過精準對接居民需求,不斷優化服務功能,讓社區生活更貼心、更有溫度。”李蕊說。
來源:中衛日報
馬上發布信息
(聲明:“中衛天天網”微信公眾號除原創內容外,其余來源于網絡。若有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更正或刪除。)
關注“中衛天天網”同城信息免費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