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忍 忿自泯。”這個言語不要過激,凡出言的時候一定要想到,我這句話說出去以后對方是什么感受?不是說你這個尖酸刻薄的語言,你就會得到什么好處。
你的語言尖酸刻薄,就會激怒對方或者傷害對方。言語就是一把刀,是一把無形的刀,會刺痛他人的心,會傷害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中國古代家訓名篇《朱子治家格言》里面講,什么意思呢?兄弟姐妹一起居家過日子,最最忌諱的是把兄弟姐妹告上法庭,起了爭訟,爭訟就是訴之于法律打官司。“訟則終兇”,如果兄弟之間互相的去告狀,互相告上法庭,結果是兇災、大兇。如果把兄弟姐妹告上法庭,即使這個案子判你贏了,家風也會衰落,這不是吉祥的事,后患無窮。為什么呢?中國有一句古話說“觀德于忍,觀福于量”,一個人有沒有福分,看他量有多大,量大福就大。
一點小事情都不能忍讓,認為父母的財產分的不均,你認為自己分的少了,認為他得的多了,然后訴之于法律,這樣就傷害了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這樣就折了我們的福了。所以,你的心量大,在言語上面、在財物的分配方面不去計較,兄弟姐妹多得少得無所謂。他得多了也沒給別人,你這么想,他要得多是他需要,那么我們就謙讓。
一定要懂得謙讓、禮讓,這樣就和諧了。你這一謙讓禮讓,你的德就大了,他占了便宜,日后他可能又想開了,不應該占便宜,可能就在某些事情上面,就會對兄弟姐妹進行關照。
人心都是肉長的,都是父母生的,叫一奶同胞,不要骨肉相殘。這個人的心量,連同自己的同胞兄弟都難以容納,心量狹窄到了一定程度了,他怎么會有吉祥如意的前程呢?這是很有原因的。
一個人的量大,他的福大,他才能夠承載一切。所以為什么有的人能夠當領導呢?他就是量大福大,他有智慧,他才能夠承載老百姓的命運。所以你連一個家庭都經營不好,你怎么能經營一個企業呢?能服務社會呢?你有那個德行,你才有那個能力。所以,你家庭也好,企業也好,團體也好,乃至再高管理層的也好,都是靠你的德行。
看看這個人有沒有德行,就看他這個人“忍”字做得如何。觀德于忍,有德的人他就能忍,能忍的人他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觀福于量,這個人有沒有福,看他有沒有量,心量廣大能包容一切,能夠寬恕、能夠體諒別人,能夠原諒別人,能夠諒解別人,這就是量大。量大能消災禍呀!把所有的災禍,因為你的福大量大全都化掉。這是長幼之間的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