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笨,能不能改變?
肯定是可以改變的。關(guān)鍵是,要搞懂說話的藝術(shù)。
說話,不僅是一種本能,還是一門藝術(shù)。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要很講究。
究竟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這就需要看雙方的情況了。
有些話,適合你,未必適合別人。而有些話,適合別人,可未必適合你。
我建議,嘴巴笨的人,要搞懂這幾種說話的藝術(shù)。
一、打太極,這是為人處世的關(guān)鍵。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三個字,打太極。
這里所指的打太極,并不是公園大爺大媽的早操,而是一種說話的技巧。
比如說,別人問你對于A事件,有什么看法。你不想透露自己的想法,就說了一些無關(guān)輕重的話。
說一些無關(guān)輕重的話,和稀泥,一來不會得罪別人,二來不會暴露自己的想法。
這就是典型的“打太極”。
打太極的本質(zhì),就是避重就輕。有些話題,你實在不愿意聊,也不想打斷別人,那就說一些無關(guān)痛癢的話,對大家都有好處。
老實人總把打太極,看成是不夠誠實的表現(xiàn)。其實,這跟是否誠實無關(guān),只跟利人利己、你好我好大家好有關(guān)。
二、盡量談別人,而不要談自己。
假設(shè),你跟某個朋友打交道,那你要說些什么?
最愚蠢的行為,莫過于總是談及自己,總是吹噓自己,總是說自己有多牛逼。
你越是談及自己,越是吹噓自己,朋友越是對你反感,認(rèn)為你找他,就是來炫耀的。
反之,你沒有談及自己,而是把話題,給到朋友,讓朋友來談?wù)勊约骸?/p>
他說自己如何如何,你就稍微點頭,也沒有跟他爭論。
這個時候,他就會認(rèn)為你會做人。同時,也因為自己說得多了,而怕你有意見,可能就會更加尊重你,對你態(tài)度不錯。
少爭論,多傾聽,把話題適度留給別人,如此,才能避免“說多錯多”的不幸。
三、遇到不會接的話題,那就適度保持沉默。
人在江湖,最忌諱的,就是“沒話硬接”。
沒有合適的話題,你卻尷尬地去硬接,那不僅搞得你尷尬,就連對方也會尷尬。
對于不會接的話題,我們是否需要回答呢?
我的建議是,不要回答,而是適度保持沉默。沉默這種行為,其實是最管用的,因為它以無聲勝有聲,還傳遞出不同的信號。
沉默,說明你不想談及這個話題,但你沒有說出來,從而促使別人改變。
沉默,說明你不想評價這件事,沒有什么興趣,表達(dá)了自己的態(tài)度。
有些話,不用說出來,單單保持沉默,別人就知道你的意思,究竟是什么了。與其直來直往得罪別人,不如適度沉默,給別人留面子。
四、一笑置之,切勿過分較真。
絕大多數(shù)人,都輸在“較真”二字上。
聽到別人誤會了自己,自己非要去反駁一番,甚至跟別人對著干。徒增仇怨。
自己不喜歡別人的某句話,而跟別人過分爭論,讓雙方都尷尬,導(dǎo)致局面特別僵。
這,不就是較真惹的禍嗎?
做人,可以認(rèn)真,但絕對不能較真。認(rèn)真,是一種做事的態(tài)度。而較真,則是一種過分偏執(zhí),不懂得變通的死板。
與其較真,不如一笑置之。正如孔子所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氣。一笑置之,這才是君子啊。
做人啊,就是如此,較真少一點,變通多一點,笑容多一點,終究是沒錯的。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