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中產標配賣不動了!
2025年已過半,上市公司紛紛開始復盤銷售情況,新秀麗也不例外。
今年5月底,全球箱包巨頭新秀麗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報表,業績下降近10%,凈利下降超40%!
資料顯示,Q1銷售凈額為7966萬美元,與上一年同期相比下滑7.3%;
凈利潤為4820萬美元,而上一年同期達到8390萬美元,同比驟降42.6%,簡單來說,與上一年相比,少賺了接近一半。
毛利率方面,Q1為59.4%,較去年同期下滑1個百分點,造成此變化的原因是,銷售凈額組合的調整,尤其是利潤率較高的亞洲地區銷售凈額占比有所下降。
新秀麗,作為起源于1910年的北美老品牌,曾經還被視為中產出行標配,它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呢?
新秀麗的輝煌,源于其精準地抓住了“飛行時代”帶來的機會。
二戰后,“噴氣機的發明”催生了商務出行的浪潮,空中飛人們需要找到一種能夠妥善保護私人物品的容器,這成了當時的一大難題。
新秀麗創始人洞察到里面的商機,迅速投入創新研發,開發出以鎂為主材料的新型箱包外殼。
這種外殼不僅能應對托運時擠壓、刮擦、撞擊等各種暴力情況,而且十分輕便,即使在極端天氣下,仍能保持原有的作用。
新秀麗不僅在外殼上下足功夫,在“內容”管理方面也費盡心思。
行李箱內部設置了幾個獨立的分層空間,還有固定帶伸縮交叉,能夠確保物品盡可能穩固。
對于相當于搬了半個家的出行人士來說,此設計讓物品管理變得方便有序,簡直不要太貼心。
這種外部抗造、內部有序的新式便捷耐用旅行箱一經推出,就廣受中產階層的歡迎。
然而,新秀麗的這股“便捷風”直至1995年才正式吹到中國大陸。
當時,中國還處于市場經濟不夠自由時期,所以新秀麗進入中國市場的方式是與百貨商店合作。這種“統購統銷”的機制存在多重弊端,導致新秀麗在中的利潤額一直處于低迷狀態。
直到2001年,中國加入WTO,開啟商貿自由化的模式,新秀麗才得以在中國大展拳腳。
它改變以往依賴傳統百貨商店的銷售模式,在機場、高鐵站等商務精英匯集的地方開設專賣店,品牌與客戶可以直接交流。
銷售模式的變更加速品牌曝光度的提升,此外還針對中國消費者偏好做出改良和新品類的研發,不斷收獲中國消費者的喜愛。
2011年,新秀麗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次年,其在中國的銷售額高達1.78億元,成為亞洲第一大市場。
相關數據顯示,新秀麗巔峰時期曾承包了中國箱包六成的市場份額,可謂是一家獨大。
然而,時間才過去幾年,新秀麗為什么在亞洲市場賣不動了?
如今的機場候車廳里,箱包種類各式各樣,多到喊不上名字。
再從其中找出新秀麗的箱包,可能不再是易事,新秀麗好像成了一個時代的眼淚。
想當年,大家收到新秀麗箱包的興奮程度,絲毫不亞于如今收到的蘋果全家桶。
然而現在,新生代對新秀麗這個名字的印象本來就寥寥無幾,甚至第一次聽到時還會嫌棄名字的“老土”,帶著一股上世紀末的過時風味。
也有人因為新秀麗在中國最巔峰時期請韓國人代言,一直誤以為它是韓國牌子。
在自由貿易程度如此高的時代,能讓大多數人清楚記得自己的品牌淵源,本身就是一件難事。
畢竟,現在的中國已經進入箱包品牌林立的時代,好用的行李箱壓根兒不是稀缺品。
經過十幾年的經濟騰飛,中國包攬了大多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箱包也不例外。在價格方面,中國已經將其打得非常透明,在同等價格下,可以買到各種品質的商品。
總的來說,就是平替箱包太多了。
從事箱包行業的專業人員吐槽,新秀麗在箱包行業不過就是一個經過時間積累的品牌,沒有太大特殊性。
隨著產品原材料的豐富,耐摔抗打不再是新秀麗的獨門秘訣,抗造、便宜才是當下市場的王道。
如果在主流的社交平臺上,發一個“求推薦高性價比箱包”的話題,可能會收到數百條的回復建議。
現在的社會抄作業太簡單,重要的是如何跟上時代步伐。
外部競爭激烈是不爭的事實,而內部如果不加以創新,跟上時代步伐,恐怕難以保證地位可以穩如泰山。
“商務風太重了”是大家對新秀麗的刻板印象。同期低端市場上早已出現馬卡龍色系箱包、奶茶放置架、充電口、智能行走行李箱等、這些產品更符合年輕人追求個性化且性價比高的需求。
而且部分高端品牌還推出內置GPS定位功能,高調奢華有內涵。
相比之下,新秀麗除了最經典的貝殼箱,似乎再沒有拿得出手的得意之作。
品牌老化,既無法滿足新一代的時尚需求,又無法提供接近奢侈品的頂級享受,卡在中間不上不下,吃著“青春飯”,百年品牌在中國“失寵”,似乎也不算太令人意外。
面對中國市場份額的流失,新秀麗也并非毫無察覺,也曾努力嘗試用多種方法挽救數據。
例如,新秀麗積極尋找當紅明星代言自家產品,試圖借助明星效應擴大知名度。
此外,為了深化本土化戰略,還推出擁抱“國潮”系列的箱包。然而,在這個任何事物都可以跨界搞聯名的商圈中,這些舉措似乎沒有激起驚人的浪花。
除了邀請明星代言,新秀麗也打算跟上直播時代的紅利。在某音的官方旗艦店里,幾乎24小時都有直播講解,但遺憾的是,觀看人數寥寥無幾。
平時就算了,連618期間也未能抓住機會投流,相比其他箱包型的官方號,確實顯得略遜一籌。
其官號發表的內容作品,點贊轉發數量更是少得可憐,甚至連一些明星的內容點贊數都不破千。
對于那些對品牌不太熟悉的消費者來說,還以為誤入某個新產品官號,誰承想這是百年老品牌呢。
=為了覆蓋更多人群,新秀麗也推出了低位價格的商品,但從中國主流購物APP的交易數據來看,不得不說其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
低價位購物人群覆蓋不了,連高價位的客戶都要跑了。
不少網友分享說,剛工作時頻繁出差,用的就是新秀麗行李箱,當時感覺特氣派、特喜歡。
但到了需要更換裝備時,又默默下單了日默瓦,理由是:日默瓦在顏值和調性上勝過太多了。
與此同時,反觀中國本土的箱包品牌正在后來居上。
據歐睿市場報告數據,2024年中國箱包市場的占有率競爭中,新秀麗遺憾止步榜單前13。
雖然中國本土品牌也尚未有品牌占據絕對優勢,但李寧與新秀麗集團旗下的Samsonite,二者占有率僅0.1%的差距。甚至有不少本土品牌已超過了新秀麗旗下的American Tourister和Tumi。
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隨著中產及以上消費群體的不斷擴大,國產包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
這一消息對于新秀麗來說,顯然不是喜報。
盡管新秀麗受到中國各種品牌的夾擊,且其在中國的賬面數據確實有所下降,但不妨礙中國仍是它除美國市場以外的最大市場。
另外,新秀麗的中低端品牌美旅也在印度等新興市場發展良好,暫時彌補部分市場低迷的情況。
作為一個具有百年歷史的知名品牌,新秀麗深厚的底蘊和豐富的資源為其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使其不會輕易消亡。
關鍵在于找準方向,一方面需打開時尚創新的路子,加大產品設計投入;另一方面需借助社交媒體,增加與消費者的互動,通過精準投放流量,提升曝光度和影響力。
貼合了市場需求后,重塑形象也不會太難。
正如新秀麗大中華區總裁馬瑞國當年在接受采訪,被問到該如何把握中國潛力市場時,他回答:“必須有抓住飛著的蒼蠅的本事,才能拿下這個市場。”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新秀麗必須敏銳且迅速抓住微小機會,它們說不定就是品牌的突破口。
參考資料:
1.格隆匯:凈利驟降四成!新秀麗績后大跌近10%,機構相繼下調目標價
2.消費日報:2025年摩登中國國際鞋包服飾時尚展覽會將在上海舉辦
3.人人文庫:2024年中國箱包制品市場調研報告
4.有意思報告:旅行的人那么多,旅行箱老大卻賣不動了?
作者:疏疏籬落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