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5年“土特產”推介活動果品類專場于奉化啟幕 匯聚全國精華好果 探尋令人“桃”醉的共富密碼
桃香漫山海,碩果映共富。
當奉化水蜜桃的甜香漫過武嶺廣場的青石板路,當河北的蜜桃在展臺上搶“鮮”上市,一場令人“桃”醉的果品類“土特產”盛宴于7月11日-13日在浙江寧波奉化區舉行,讓大家可以把專屬于這個夏天的甜蜜帶回家。同時,在中國土特產數智供應鏈平臺上也同步開啟了線上版活動,將一直持續至7月25日。
據悉,本次2025年“土特產”推介活動果品類專場暨水蜜桃產業高質量發展交流活動,以“果韻盛宴?歡喜奉禮”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消費大集、土特產推介、現場直播帶貨、產業對接高端研討等多維聯動,讓枝頭鮮靈的“小果子”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大引擎”,在桃香四溢中書寫著土特產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果香滿溢消費大集
把夏天的甜蜜帶回家
暮色中的奉化溪口鎮武嶺廣場,匯聚了全國好果的兩百余個攤位如珍珠般串聯成璀璨的“果韻長廊”。
在成果展示區特裝展位前,奉化水蜜桃“歡喜奉禮”品牌熠熠生輝,粉色果皮薄如蟬翼,果肉在燈光下泛著晶瑩剔透的光暈。入口便能感受到豐沛汁水中帶著醇厚的甜潤度,果肉質地細膩柔軟,恰如其分地展現了水蜜桃“甜而不膩、軟而不爛”的特質。
寧波市作為全國水蜜桃的主產區之一,每年傾心打造的桃花馬拉松、蜜桃音樂節等“水蜜桃文化節”系列IP活動成效顯著。通過將水蜜桃與文化、體育、旅游、音樂等多元素深度融合,有力推動了體育賽事、休閑觀光旅游、采摘游等產業發展。
據奉化區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丁盛介紹,今年我省提前出梅,同時由于光照足、雨水勻,水蜜桃的糖度、口感及綜合品質比往年的都好。要知道,在迪拜超市的冷柜里,一顆奉化水蜜桃的標價40元仍被搶購,而在奉化原產地,4兩重的水蜜桃大約10元一顆,5兩重的15元一顆。
另外,在精品體驗區的寧波湯圓攤位前,鄉村振興帶頭人帶來了新品——楊梅湯圓;集市展銷區的瓜果攤位前,果農正用竹籃分裝剛冷鏈運來的鮮果;還有16個共富工坊帶來的產品集中展示展銷……
7月12日下午,在武嶺廣場的舞臺區,一場全民參與的桃王爭霸賽正在進行。奉化種植戶王阿婆捧著自家種的“湖景蜜露”笑得眼角起了褶,評委用測糖儀在果肉上輕輕一點,圍觀人群立刻響起一陣歡呼。
線上直播間里,主播舉著手機穿梭在攤位間:“家人們看這奉化的水蜜桃,一口咬下去爆汁的瞬間,就像在嘴里開了場甜蜜派對!”來到直播間的朋友,還能領取滿19元減8元的專屬券。
在中國土特產數智供應鏈平臺上,滿19元減5元、滿49元減10元、滿99元減20元的優惠券搶不停,線上線下通用。蜜桃、瓜果、漿果、仁果、核果和果飲的訂單數字也正在飛速上漲。
從線下攤位的果香到線上平臺爆款的數據流量,消費大集讓每顆果子都踏上了“從枝頭到舌尖”的快車道。
啟動儀式凝聚合力
一場盛典點燃產業振興星火
7月12日下午,一場盛大的活動啟動儀式舉行。大屏幕上播放的奉化宣傳片里,萬畝桃園在晨霧中舒展枝葉,背后是果農忙碌彎腰摘桃的身影……
現場,寧波市奉化區委副書記、區長魏建根在致辭時表示,奉化既是一片山海交融、人文薈萃的旅游勝地,也是一處四季潤澤、物阜民豐的鐘靈寶地。奉化水蜜桃以其“瓊漿玉露、瑤池珍品”的獨特品質,成為了極具代表性的果品類土特產。
奉化水蜜桃是中國四大傳統名桃之一,種植史已逾2000年。1996年,奉化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部門聯合命名為“中國水蜜桃之鄉”。目前全區水蜜桃栽培面積達3.5萬畝、總產量4萬余噸,先后獲評中國十佳農產品品牌、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全國賽桃會金獎等榮譽。
隨后,5個地區代表的推介環節,成了縈繞著土特產果香的PK賽;“浙農優產 百縣千品”線上專場活動也在現場發布,深耕產業,聚力推動土特產從品質優勢向品牌優勢躍升、從區域市場向全國舞臺拓展。
四場活動共謀遠略
從產業對接到高端研討的智慧碰撞
除了精彩紛呈的線上線下活動外,期間還有全國桃產業采購投資對接會、中國傳統名桃產業發展高端研討閉門會、全國桃產業高質量發展交流分享會和奉化水蜜桃產業發展調研考察四場子活動陸續開展。
“我們要的不僅是好果子,更是能復制的標準化模式。”“你們的冷鏈技術能保證48小時新鮮度嗎?我們明天去基地看看。”在全國桃產業采購投資對接會現場,鮮豐水果副總裁、嘉興水果批發市場和上海果品公司的負責人分別與產區對接簽約。在這背后,不僅是簡單的訂單簽約,而是小農戶與大市場的一次溫暖握手。
投資貿易洽談激活市場動能,技術成果發布注入創新活水,行業信息交流凝聚發展共識,產品展示展銷搭建供需橋梁,行業形勢分析指引發展方向。這場以果為媒的盛會,在“五位一體”的協同發力中,從兩百余個攤位的煙火氣到交流互動分享的智慧火花,從簽約訂單的雙方握手到田間地頭的調研考察再到行業形勢研判,正以“五位一體”的模式奏響產學研、產供銷高質量融合發展的強音。“土特產”一頭連著田間地頭的“共富夢”,一頭連著鄉村振興的“大戰略”。每個環節都在訴說,當自然饋贈遇上匠心培育,當數字技術賦能傳統農業,小小的“土特產”,也能結出共同富裕的甜蜜果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