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市融媒體中心
如何從土地里刨出個“金娃娃”,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三合鎮石馬井村瞄準市場需求,引種黑甜玉米,做好“特”文章,鋪就好“錢景”,探索出一條“村委引導+村集體實施+單位幫銷”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來到石馬井村的5畝黑甜玉米種植地,隨手掰下一根,扒開層層疊疊的苞葉,顆顆晶瑩飽滿的玉米粒如黑瑪瑙一般整齊排列。滿心好奇地輕咬一口,只聽 “噗” 的一聲,脆生生的表皮瞬間裂開,清甜的汁水直接在口腔里 “炸開”,像給舌頭來了一場透心涼的夏日狂歡。
黑甜玉米
這么“炫”的黑甜玉米是何方“神圣”呢?據了解,這是石馬井村在成都市溫江區對口幫扶指導下引種的國內首個富含花青素可以生食的黑甜玉品種,具有獨特優勢——顆粒飽滿呈紫黑色,除了花青素,還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口感甜糯適中,蒸煮后香氣濃郁;營養價值是普通玉米的2-3倍。
隨著經濟持續增長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綠色、有機、優質產品的競爭力越來越大,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美味成為特色農產品具有吸引力的必備特征。針對這一市場需求,石馬井村今年初引進優質黑甜玉米品種,打造“爆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共同富裕。為種好黑甜玉米,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成立專項工作組,安排專人負責日常管護,采用有機種植方式,嚴格控制化肥農藥使用。
如此“特”的產品,自然也吸引了幫扶單位的“青睞”,中國移動四川成都分公司將黑甜玉米納入單位食堂采購清單,干部職工踴躍認購。通過“食堂采購+員工認購”模式,4000余斤黑甜玉米在一周內全部售完,實現銷售收入1萬余元。
石馬井村位于簡陽市東北部,距三合場鎮15公里,簡陽主城區33公里,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農村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實現共同富裕,該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今年種植300畝玉米、10畝海椒、80畝小黃姜。為提升農業基礎條件,目前正在實施白巖寺提灌站灌溉區內管網整治工程,并利用原大佛寺廢棄老學校建設蔬菜加工存儲中心一座。2024年,該村村集體收入達到55萬元。
石馬井村只是簡陽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簡陽切實增強“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使命擔當,聚焦“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持續縮小區域、城鄉、收入三大差距,積極拓寬農民穩定增收渠道,抓好產業、就業、消費幫扶、兜底保障“四項增收”行動,因地制宜推動幫扶產業提質增效,不斷增強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記者 | 曹禮芹
編輯 | 鄭玥嵐
責編 | 胡禹
審核 | 李艷敏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有涉及版權、新聞線索等事宜請聯系028—27222000
喜歡就鼓勵小陽一個點贊↓+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