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范疇里,電池技術碰上諸多難題,既要保障運行安全,又要極大改善續航里程,這也成了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瓶頸之一。而固態電池處于新能源領域中的重要技術創新方向,其因為具備出色的性能所以引起大家的極大注意,當下市場對這種新類型的電池充滿強烈的需求,而且賦予很大期望值。不過,受到研發進程、市場狀況變化以及供應鏈整合等方面的約束,全固態電池實際批量生產的時間依舊不可知。
而在此前,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已經制定了有關全固態電池的技術定義標準,如果想把某種產品劃歸到全固態電池的范疇中,那么就必須要符合這樣一些關鍵條件。一方面,在運行的時候有效地防止電解質發生泄漏,即使遭到物理損害像被切割一樣,也不能有任何液體流出。其次,從技術角度來講,固態電池要有較低的液態物質含量。
這些電池還要承受嚴酷的環境考驗,拿120攝氏度的真空環境來做高溫烘烤實驗,整個過程中的質量損失應該不超過百分之一,以此證明其具有很好的熱穩定性和長時間續航能力。我們知道,依靠燒烤工藝令電池內部電解液蒸發,失重百分比在百分之1以內時,意味著殘余液體量少于百分之1,可以斷定此電池符合全固態電池的技術標準。
其實在近期,梅賽德斯奔馳宣布已達成大批量制造固態電池,并把這種電池裝進一些車型用來開展實際道路測試。雖然沒透露具體哪些車型會用這款電池做裝車演示,不過從展示的數據可以看出,該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達450wh/kg水平,估計續航能超過1000公里的范疇。相比于傳統非固態電池而言,在能量存儲性能和續航里程方面固態電池有著明顯的優勢。
眼下,奔馳對全固態電池已形成階段性成果,而國內電池企業開始占據技術方面的優勢。國軒高科研發的“金石”系列固態電池開始道路檢測,其能量密度達525Wh/kg,大幅優于奔馳當前的技術水準。公司正著手建造示范生產線,并且產品合格率達到90%,如此一來便為大規模量產提供了根基。在現階段進行小范圍試產十分緊迫,要想商業化的落地還是須提升生產能力,估計一年半到兩年以后就會有所達成。
展望未來,許多車企及電池廠家都在投入全固態電池開發的工作,預計3到5年后會正式踏入市場,全部商業化或許要等到2028年以后才會出現。不難想象,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進程更多依靠中國市場推動,這種看法來源于上層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制訂的長久戰略規劃以及相應的政策扶持。
伴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消費者認知水平慢慢提升,固態電池產業化的可能性變得更為突出。從長遠角度看,全固態電池雖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其大范圍普及大概會在2030年以后才會出現。因為高昂的研發費用和技術壁壘致使它很難在主流市場普及,如果推出后賣四五十萬,那充其量只是富人的玩具,失去了科技發展的根本目的。最后,對于全固態電池,您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