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曾長期主張寬松財政政策、擔任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賈里德·伯恩斯坦(Jared Bernstein),如今對美國政府債務問題態度驟變,公開發出警告:如果財政路徑不變,美國正在走向一場“債務沖擊”,其危險程度不亞于一場全國性的學生貸款違約危機。
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本周三(7月9日)發表的專欄文章中,Bernstein坦言,他曾是赤字問題上的“鴿派”,主張財政寬松、反對緊縮政策,認為財政緊縮“弊大于利”。
“我不再是了?!辈魉固箤懙溃昂驮S多昔日的鴿派一樣,我已經轉向鷹派立場,因為美國當前的財政數學正變得越來越危險。”
學生貸款類比:收入增長趕不上利息上升,美國恐步入“債務違約型國家”
伯恩斯坦引用經濟學家奧利維耶·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的研究指出,只要經濟增長率超過政府債務利率,財政赤字是可以長期維持的;但如果情況反轉,債務負擔將迅速加劇。
他以學生貸款作比:“只要大學畢業生的收入增長快于債務負擔,他們就能正常還款。但如果貸款額度過高,而收入增長停滯或下降,那問題就來了——這正是美國政府目前面臨的處境。”
這一警告并非空穴來風。數據顯示,2000年至2020年間,美國聯邦學生貸款債務人從2100萬人激增至4500萬人,債務總額更從3870億美元暴漲至1.8萬億美元,增長速度超過任何其他家庭負債類型。
利率飆升、債務成本失控:伯恩斯坦直指特朗普時代政策是根源
伯恩斯坦指出,從2000年代初起,美國10年期國債的通脹調整后收益率曾長期低于經濟增長預測值,使財政壓力尚可承受。然而,疫情支出與通脹飆升引發美聯儲激進加息,債務利率與GDP增長率如今雙雙升至2%以上,對債務可持續性構成“潛在轉折點”。
盡管拜登政府在疫情期間實施了萬億級別的財政刺激政策,伯恩斯坦卻并未點名現任政府的支出責任,而是將矛頭直指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他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和減稅法案正是當前債務風險飆升的推手。“高關稅削弱經濟增長,同時推升通脹與利率;而減稅則直接推高債務本身,并增加利息支出?!?/p>
為防止債務危機最終迫使政府被動“斷崖式削減支出或暴力加稅”,Bernstein建議國會應設立“財政安全閥”(break-glass triggers)機制,提前設定財政自動響應措施。
債務利息支出明年將破1萬億美元,僅次于社保
據美國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數據,當前美國支付債務利息的金額已超過醫療保險(Medicare)和國防預算,2025年將突破1萬億美元,僅次于社會保障支出。
與此同時,特朗普時代的減稅政策及其延續效果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新增數萬億美元赤字,使得債務占GDP比重將很快超過二戰后的歷史最高水平。
高盛(Goldman Sachs)在6月的一份報告中警告:“當前的財政路徑已難以為繼。在經濟強勁時期,美國的結構性財政赤字依然高企,債務/GDP比逼近戰后峰值,而更高的實際利率使得債務和利息支出在GDP中的占比正沿著比上一個經濟周期更陡峭的路徑上行。”
市場需警惕“迷你財政危機”逐步累積
盡管WFC并未認為美國將面臨立刻的全面債務危機,但也警示說,如果國會或政府不展現出對長期財政紀律的承諾,“市場將迅速做出反應”。屆時,不僅可能引發市場波動,也將迫使美聯儲出手干預以避免金融系統不穩。
伯恩斯坦的轉鷹,代表著一種深層次的政策焦慮:當“借更多錢”不再是無成本的選擇,債務紅線就成了無法忽視的風險邊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