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二世是俄國歷史上繞不過去的人物,他們的決策讓俄國走上了借款的路子。彼得大帝在18世紀初打了大北方戰爭,21年鏖戰讓俄國拿下波羅的海霸權,但他曾拍胸脯說,俄國打仗不用借錢,國庫底氣足得很。
可這份自信沒傳幾代,到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俄國開始向外借債。1769年,為了跟奧斯曼帝國開戰,她從荷蘭借了300萬盧布,用關稅做擔保,這是俄國近代史上第一筆外債。
到了她兒子保羅一世,俄國欠債已經破了1億銀盧布。保羅一世還特意強調,哪怕跟債權國打仗,債也不能不還。19世紀,工業革命來了,俄國修鐵路、建工廠,錢不夠只能繼續借,西方國家成了最大的債主。
到20世紀初,沙俄外債越滾越大,1918年列寧上臺后直接宣布不認沙俄的185億金盧布債務,惹得債權國大為不滿,紛紛支持反蘇勢力,蘇聯因此陷入四年內戰。
蘇聯解體前的債務問題,得從冷戰時期說起。50年代到80年代,蘇聯為了跟美國掰腕子,搞軍備競賽、援助第三世界國家,錢花得跟流水似的。
60年代,蘇聯開始給亞非拉國家低息貸款或直接送錢,想拉盟友對抗美國。比如,印度、埃及、古巴這些國家都拿過蘇聯的援助,金額動輒幾億甚至幾十億美元。
可這“金元外交”讓蘇聯財政吃不消,國內工業建設也需要大量資金,蘇聯只能向西方借債。60年代后,蘇聯跟西方的關系緩和,能借到更多錢,但債務也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到1989年,蘇聯外債超過500億美元,1991年解體時,總額算上利息已經接近1000億美元。這些債務主要來自西方銀行、國際機構,還有一些跟蘇聯關系不錯的國家,比如德國和捷克。
1991年12月25日,蘇聯正式解體,15個加盟共和國得坐下來分這筆千億債務的賬。最初的協議在阿拉木圖簽的,俄羅斯分了61%,大概600億美元,烏克蘭分16.5%,大概160億美元,其他國家分攤剩下的。
可到了1993年,俄羅斯跟其他14國又重新談了一次,簽了個“零點協議”。這回俄羅斯大包大攬,把966億美元的債務全扛下來,條件是獨吞蘇聯在海外的資產,包括120多個國家的3600多項不動產和1500億美元的債權。
這筆賬算下來,俄羅斯其實還賺了500多億的“賬面利潤”,因為海外資產價值不低??蓡栴}是,這些資產和債權收回來沒那么容易,比如印度欠了100億美元,后來用貶值的盧布還款,實際到手只有幾百萬美元。
俄羅斯接手債務后,還債的日子可不好過。90年代初,葉利欽推“休克療法”,想讓經濟快速市場化,結果搞得一團糟。盧布匯率從1:2跌到1400:1,通貨膨脹讓老百姓的存款一夜之間變廢紙。
1992年,莫斯科街頭物價飛漲,商店里貨架空空,普通人連面包都買不起。俄羅斯的財政收入主要靠賣石油和天然氣,可21世紀初國際油價崩盤,每桶油才14美元,能源出口的收入少得可憐。
1998年,俄羅斯還鬧了次債務違約,金融市場一片混亂,盧布又貶值,債務負擔更重了。葉利欽政府當初豪言10年內還清債務,結果完全沒戲,經濟狀況差到連基本開支都得精打細算。
對中國的債務是這966億美元中的一小部分,但故事也不簡單。80年代,蘇聯輕工業不行,紡織品、鞋帽、日用品都得從中國進口。蘇聯沒錢付現,常常打白條,欠了中國4.5億美元。蘇聯解體后,中國沒急著催債,給了俄羅斯喘息的空間。
2005年,中俄簽了還債協議,俄羅斯承諾分期還清這筆錢。接下來的10年,俄羅斯財政部每年都會安排專人核算賬目,把款項一筆筆匯到中國。
2015年,這筆4.5億美元的債務終于還完,24年的時間不算短,但也體現了中俄之間在經濟上的互信。中國在這期間沒對俄羅斯施加過分壓力,雙方通過友好協商解決了問題。
俄羅斯還得應付其他債權國。波黑的1.25億美元債務是最后一筆,2017年還清后,俄羅斯總算甩掉了蘇聯的債務包袱。還債的過程里,俄羅斯也在追討蘇聯的債權。
比如古巴欠了260億美元,俄羅斯后來通過談判拿到了古巴經濟特區的石油勘探權。伊拉克、敘利亞也欠了不少,俄羅斯換回了油田開采權。
這些交易雖然沒收回真金白銀,但也算用資源換了點實際利益。印度那筆100億美元的債最坑,盧布貶值后,印度用幾乎不值錢的盧布還款,俄羅斯只能吃啞巴虧。
這26年的還債路,俄羅斯為啥沒學列寧直接賴賬?首先,國際法有規定,繼承國得按比例分擔債務,俄羅斯想拿蘇聯的海外資產,就得接債務。
其次,信譽在國際社會太重要了,賴賬等于自毀名聲,以后借錢、做生意都難。俄羅斯選擇硬扛,既是為了保住蘇聯留下的海外財富,也是為了在國際上站穩腳跟。
普京上臺后,情況慢慢好轉。2000年后,國際油價回升,俄羅斯靠賣能源攢了錢,財政赤字縮小,還債速度加快。2015年還清中國債務,2017年還清波黑債務,俄羅斯終于能松口氣。
普京在這場還債馬拉松里功不可沒。他2000年上臺時,俄羅斯經濟剛從98年的違約危機里爬出來。他推動能源產業改革,增加出口收入,財政狀況逐步好轉。
對外,他通過外交談判爭取債務減免或資源交換,比如跟古巴、伊拉克的石油協議。對內,他穩定盧布匯率,減少通脹壓力。
2017年,普京宣布債務清償完畢,這不僅是個經濟成就,也讓俄羅斯在國際上重塑了信譽。普京的決策讓俄羅斯從蘇聯解體的陰影里走了出來,為后來的經濟復興打下基礎。
還債結束不代表故事完結。俄羅斯還在追討蘇聯的債權,像古巴、敘利亞這些國家的債務還沒完全結清。俄羅斯通過能源合作、資源開發等方式,慢慢把這些賬變成實際利益。
比如在伊拉克,俄羅斯拿到了油田開采權,靠石油收入抵了一部分債務。普京繼續領導俄羅斯,在國際舞臺上保持強硬姿態,同時通過經濟合作維護國家利益。這段還債史說明,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