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周四,今年的養老金調整比例通知終于發出來了,真是讓人心里像坐過山車一樣,早早的知道了要漲錢的好消息,然后又覺得今年漲幅應該比較不錯,而后等了7個月等到的卻是2%的漲幅,但漲了總比沒漲強,下一步就是看各個省怎么制定自己的調整方案了,今年強調說要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那么定額調整能漲到60元嗎?
今年調整比例在3%以下應該是在很多人的預期之中了,在調整比例通知發出前,各地區陸續的先發布了2024年的工資水平,看到去年的工資水平小編真是欲哭無淚啊,很多城市基本是沒有漲幅的,要知道在之前每年的工資水平還是會有3-5%的一個上漲,這就說明了大家干一年啥錢都沒賺到,然后養老金又要與工資水平和物價水平相關聯,所以2%的漲幅應該是在合理之中的。
在通知中明確了今年的調整范圍還是在2024年12月31日前領取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并且繼續使用定額增長+掛鉤調整+傾斜調整的方式進行,其中提到的定額部分是指本地區內所有退休人員按照統一金額增長,與個人的養老金高低、繳費年限長短都沒有關系,小編還是比較關注這個部分的調整 ,畢竟是直接就漲錢的部分,不像是掛鉤調整,還要結合養老金高低、繳費年限兩個因素調整,并且掛鉤調整是屬于遵循激勵政策的,養老金高的或者繳費年限長的就能多漲錢,而傾斜調整也是有條件的,是對于高齡的或者在艱苦地區退休人員有額外增長,只有定額部分沒有條件限制。去年上海定額調整達到61元,屬于全國最高水平了,其次是西藏51元,中間大多數城市是30-35元之間,漲幅最小的是黑龍江為25元,那么今年還有可能達到60元嗎?小編分析可能性小一些,畢竟今年的調整比例是低于去年的,整體的上漲情況應該也是要低于去年,所以小編保守的估計能達到60元的可能性較小。
2025年養老金調整方案還沒有出來,但是看2024年的調整方案,定額部分只有上海與前面保持一致,還維持在60元以上標準,其他城市除了廣東和江蘇定額上調外,其他城市都是不同程度的下調了定額部分的漲幅,今年如果不繼續下調的話,估計漲幅也是比較小的。那今年提到的要向養老金收入低的人員傾斜是怎么實現的呢?說到今年的這個調整重點,剛開始小編還是有點沒有理解的,認為是傾斜調整就是給多漲錢,但是看到各種分析和預測說,傾斜調整是指在調整比例這塊低收入人員會占優勢,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比如老王養老金8000塊錢,去年經過調整后每個月能漲120塊錢,漲幅比例是1.5%,比去年調整比例低了一半,而老李養老金2500塊錢,調整后每月能漲85塊錢,漲幅比例就是3.4%,是高于平均水平的。
這個就是簡單地一個例子,兩個人相比,老王養老金高,工齡長,激勵原則下肯定漲的錢多一些,而老李養老金低,工齡短,屬于低收入人員,那么漲的錢少但上漲程度更劃算。看到了網友的很多留言,對這種調整方式有很多的不認同,認為更應該統一標準增長,公平又直接,不必這樣算來算去,很多年齡大的退休人員都不理解自己的養老金漲的錢到底是怎么得來的,但是畢竟現在領取退休金的人數越來越多,目前退休人數已經超過3億人,城鎮職工退休人員也快超過1.5億了,現在還有一批60后70后即將要退休,之后老齡化人口會繼續增長,所以養老金調整確實是一件特別復雜的事情,有時候小編也覺得干脆就直接增長挺好,每年這么盼著調整方案出臺,算來算去也沒漲多少的時候確實有些泄氣,但這中一刀切的調整方式至少現在還是實現不了的。
總的來說,小編還是有些羨慕退休人員有國家給漲錢這件事兒,剛才提到去年的工資水平增長情況特別慘,總說要提高在職人員收入,實際上作為打工者一分錢都沒漲,而且都說物價水平放緩增長,可小編沒有這樣的感覺,生活中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漲錢了,可能是小編還不夠努力,掙的太少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