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13日電 (記者李博)108新線高速項目迎來重大進展。7月10日,工程11標段后港隧道斜井貫通,正式進入主洞施工階段,為實現后港隧道全線貫通按下“加速”鍵。
據介紹,“23·7”特大暴雨后,北京市交通委編制了災后恢復重建交通專項規劃,提出西部山區“三橫三縱”生命線主通道規劃,108新線高速公路工程為“三橫”中的一橫,規劃道路等級為高速公路,建成后將提高西部山區抗災能力與路網韌性。
108新線高速公路項目位于北京市房山區中北部,與108國道共走廊,路線呈東西走向,起點位于房山區青龍湖鎮接京昆高速,終點至市界,全長約59.79公里。全線共設置橋梁41座,隧道20座,互通立交9座,服務區1處,同步建設養護工區、交通、綠化等附屬工程。
“后港隧道全長4.207公里,屬特長隧道,是108新線高速項目的關鍵性工程之一。”首發建設公司108新線高速公路項目管理處工程管理部部長方睿介紹,隧道中段設置斜井1道,長575.34米,洞口海拔518.41米,最大縱坡為12.2%。
在斜井與主洞銜接過程中,如何做好施工組織工作至關重要。為確保斜井貫通,首發建設項目管理處統籌安排,克服了復雜地質條件、技術難題等挑戰,確保每一個環節精準無誤,實現了斜井向主洞施工的過渡。方睿表示:“未來,我們將嚴格把控工程質量與安全,確保后續施工任務高效推進?!?/p>
“隧道穿越區域主要為中風化白云巖和中風化粉砂巖,巖體強度較低且整體性較差?!敝需F十九局集團108新線高速11標段項目經理段利河介紹,隧道洞口位于半山體,山體坡度陡峭,最大高度距地面45米。洞口上方為強風化巖層,危巖體較厚。特別是斜井洞口上方巖體凸出洞口,巖體強度低且整體性差,導致邊仰坡施工難度極大。
針對施工重點和難點,中鐵十九局集團108新線高速公路第11標段項目團隊嚴格遵循設計及規范要求,優化資源配置,強化過程管控,通過構建分區網格化封閉管控機制,應用智能監測、智能化門禁、智能安全帽定位等系統,保障工程安全優質高效推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