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青島北岸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115kWp鈣鈦礦分布式光伏示范項目在城陽建成投運。這是全省首個鈣鈦礦多技術應用、多場景融合的示范項目,項目直流側裝機容量達115kWp,今年預計將輸送超過300萬kWh的綠色電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465噸。
被稱為光伏“終極者”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一種新型化合物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等優勢。統計數據顯示,晶硅電池的理論效率為29.4%,單結鈣鈦礦電池理論效率為33%,鈣鈦礦/硅疊層電池理論效率可達45%-50%。
經過十幾年基礎研究和產業化探索,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已經到了產業化前的關鍵“窗口期”。率先實現其產業化生產、規?;瘧茫堑貐^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抓手。
當前,青島正加快建設“10+1”創新型產業體系,要實現2027年綠色能源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的目標,鈣鈦礦電池就是重點發力的細分賽道之一。
通過打造示范項目、建設重點實驗室、鍛造通用技術及試驗檢測平臺、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等方式,青島正在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相關技術從實驗室邁向場景化應用,率先實現“變現”。
青島貢獻全省42%的鈣鈦礦相關專利
山東新能源裝機量居全國第一,但是產業鏈還不夠強大。大力發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全省實現新能源產業發展換道超車的關鍵。搶抓機遇,去年初,山東發布全國首個鈣鈦礦電池專項支持政策,推動鈣鈦礦產業發展。
而省科技廳等部門牽頭印發的《關于推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也提出,今年要實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在大面積、高光電轉換效率、長壽命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具備規?;ò費W級)制備高效率、平米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能力。該方案還明確,到2027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布局持續優化,形成具有較強協同效應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設備-電池-組件”全產業鏈條,具備大規模(GW級)制備高效率、平米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能力,與電力、建筑等行業融合的市場機制、商業模式日趨成熟,成為推動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
青島要發揮龍頭引領作用。來自青島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院的調研報告顯示,青島在鈣鈦礦電池領域集中了全省大部分科研機構和高層次人才,部分領域研發水平位列國內第一梯隊,貢獻了全省42%的相關專利。
該報告顯示,從前沿創新來看,青島頗具研發實力。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青島能源所”)擁有國內最早的鈣鈦礦電池研究課題組之一,掌握了鈣鈦礦電池中所涉及的穩定劑、鈍化劑、傳輸層材料等自主知識產權的制備技術,已經與我國領域內頭部企業開展了系列橫向合作;青島科技大學在鈣鈦礦電池穩定性、鉛泄漏防護、高效空穴傳輸材料等方面開展了系列研究;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與華納集團共建了鈣鈦礦光伏電池研發中心;山東大學(青島)開展有機鹵化物鈣鈦礦電池、含碳材料鈣鈦礦電池等研究,并在非鉛鈣鈦礦發光材料等領域有深入探索……
在產業布局方面,青島四方思銳等企業正圍繞鈣鈦礦電池專用設備等進行研發。
無論是研發還是產業化,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走在前列、在全省發揮引領作用,青島都責無旁貸。
圍繞科研鏈、產業鏈進行“雙鏈”布局
有專家指出,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仍面臨鈣鈦礦材料穩定性等基礎研究問題,面臨產業化大面積制備效率降低、專有化生產試驗設備欠缺等工程化問題。
推進產業化,就要貫通“基礎研究-共性技術-產業示范”的全鏈條,在科研鏈、產業鏈進行“雙鏈”布局,以建平臺等方式,推動高校院所、科技企業以產學研協同的方式開展產業攻關和鏈式發展。
去年,省科技廳布局實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技示范工程,組織山東能源集團、國家電投集團、青島能源所等6家高校院所協力攻關,全力開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單結百兆瓦中試線、鈣鈦礦/晶硅疊層兆瓦級小試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通用技術平臺建設工作。其中,鈣鈦礦/晶硅疊層兆瓦級小試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通用技術平臺兩個項目均在青島布局。
目前,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牽頭建設的“疊層兆瓦級小試線”,廠務系統自控調試工作已基本完成,進入試運行驗證階段;主體設備全部到齊,磁控濺射、熱蒸發、原子層沉積完成單膜均勻性的調試,正進行狹縫涂布設備調整,即將貫通實現出片;開展2.5cm2級電池片的穩定轉化效率達29%以上,已基本具備從總部實驗室向小試線復制轉移條件。
支持青島能源所建設鈣鈦礦電池通用技術開放平臺,青島加強產業政策支持與示范帶動,鼓勵相關院所、高校、企業攜手進行關鍵技術攻關,重點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實驗放大與穩定性等系列技術,促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規?;苽渑c多場景示范,形成協同聯動的工作格局。
目前,鈣鈦礦電池通用技術開放平臺已實現穩定運行。青島能源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該平臺具備了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30cm*40cm尺寸)的制備能力,具備針對光伏器件的效率和穩定性測試能力。平臺近期還升級了一臺鈣鈦礦結晶設備、自主設計研發完成了一臺氣體輸運沉積設備,在設備方面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筑基。另一方面,該平臺“對外”服務,為山東能源集團技術人員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培訓;為山東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單位提供了效率和穩定性測試等公共服務?!拔覀円闷脚_優勢,匯聚人才和成果,為單結、疊層線提供技術支撐和驗證,同時為省內企業、高校院所鈣鈦礦技術發展提供必要的測試服務。”該負責人表示。
現在,青島能源所的傳輸層材料體系已在多家鈣鈦礦企業驗證,將協助山東能源集團重點解決鈣鈦礦組件的戶外穩定性問題;與國電投進行全干法疊層制備工藝聯合開發;與青島地鐵對接,探討軌道交通相關場景產品開發和應用示范……
能源轉型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可再生能源是未來能源的主體,預計2050年在全球能源消費占比將達到三分之二。其中,太陽能必然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新一代薄膜光伏尤其是以鈣鈦礦為代表的光伏電池,是國際上太陽能光電發展的重點。
下一步,青島還將在創新和產業化兩個方面協同發力,進一步完善平臺服務,推動戶外示范項目建設,加速推動關鍵材料、設備、工藝技術向相關企業轉化。隨著產學研協同的深入,青島鈣鈦礦電池的產業鏈條將持續發展完善,在全省放大引領帶動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