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 中國·上海
日前,布拉德·皮特主演的F1電影《F1:狂飆飛車》在國內上映,得到了眾多車迷和影迷的關注。電影中布拉德·皮特飾演的桑尼·海耶斯(Sonny Hayes)在F1賽場上經(jīng)歷過毀滅性撞車后,多年后再度復出,駕駛APX GP車隊的賽車重返F1賽場,以涅槃重生的姿態(tài)在自己的職業(yè)賽車生涯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F1賽車手維斯塔潘(Max Verstappen)
現(xiàn)實里,在F1歷史上的幾代傳奇冠軍車手,諸如吉姆·克拉克(Jim Clark)、埃爾頓·塞納(Ayrton Senna)和邁克爾·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等,他們都曾駕駛由福特發(fā)動機驅動的F1賽車獲得過分站冠軍,甚至年度車手冠軍。F1歷史上,福特先后獲得10次年度車隊冠軍,13次年度車手冠軍,174次分站賽冠軍,是F1史上獲得分站賽冠軍第三多的發(fā)動機制造商。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隨著電影的鏡頭,來了解下福特在F1歷史上與這些傳奇車手的故事吧。
F1傳奇車手背后的福特
在《F1:狂飆飛車》這部電影的開頭,桑尼·海耶斯駕駛著保時捷賽車為車隊贏得了迪通拿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作為IMSA衛(wèi)士泰克跑車錦標賽的每個賽季的首場比賽,迪通拿24小時耐力賽的賽事等級在全球耐力賽譜系中僅次于WEC (世界耐力錦標賽),是全球4大24小時耐力賽之一(其余3個為勒芒24小時耐力賽、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斯帕24小時耐力賽)。
福特 Mustang GT3奪得迪通拿24小時耐力賽GTD Pro組別冠軍
福特已在迪通拿24小時耐力賽上馳騁多年。Mustang品牌自1967年首次奪冠以來,已在該24小時耐力賽中10次奪冠。在2025年的第63屆迪通拿24小時耐力賽上,福特 Mustang GT3奪得 GT3 賽事首冠。與此同時,在2019年上映的電影《極速車王》(《Ford v Ferrar》)中,也展現(xiàn)了福特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是如何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擊敗法拉利獲得三冠王的。
《F1:狂飆飛車》電影中,桑尼·海耶斯駕駛APX GP車隊的F1賽車在性能上并不突出,只能依靠改變空氣動力學套件的設計在彎道上實現(xiàn)超車而贏得優(yōu)勢。激烈緊張的比賽也讓桑尼·海耶斯曾經(jīng)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F1賽場上的發(fā)生的事故成為其揮之不去的陰影。
1967年搭載Ford Cosworth DFV發(fā)動機的蓮花福特F1賽車
在電影之外,作為F1賽場上最成功的發(fā)動機供應商之一。福特在1967年4月與英國考斯沃斯(Cosworth Racing)聯(lián)手打造的Ford Cosworth DFV(Double Four Valve)3.0升V8自然吸氣發(fā)動機,以輕量化鋁制缸體、雙頂置凸輪軸和垂直對置四氣門(DFV)設計革新了當時F1賽車的動力標準。兩個月后,DFV發(fā)動機在荷蘭贊德沃特賽道的首秀中展現(xiàn)出驚人實力:吉姆·克拉克(Jim Clark)駕駛著搭載該發(fā)動機的蓮花福特(Lotus Ford)49號賽車奪冠,而隊友格拉漢姆·希爾(Graham Hill)也憑借搭載該引擎的賽車斬獲桿位。該發(fā)動機開創(chuàng)了“車隊-發(fā)動機供應商”的商業(yè)合作模式,打破了法拉利等廠商車隊的技術壟斷。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F1在1989年禁止渦輪增壓技術,福特自然吸氣引擎的地位得以鞏固,繼續(xù)在F1賽場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1993賽季的F1賽場,巴西傳奇車手埃爾頓·塞納(Ayrton Senna)效力于邁凱倫車隊,當時他們使用的正是福特HBD7 V8發(fā)動機,塞納憑借其無與倫比的駕駛天賦,將這臺引擎的潛力發(fā)揮到了極致。在那一年歐洲大獎賽(多寧頓公園)的雨戰(zhàn)中,塞納駕駛搭載福特引擎的邁凱倫MP4/8賽車,奉獻了職業(yè)生涯中最令人瞠目結舌的表演之一。他從第五位發(fā)車,在第一圈就超越了包括邁克爾·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在內的多位對手,最終以領先第二名近一分鐘的優(yōu)勢奪冠。 這一年,塞納總共贏得了5場分站賽冠軍,最終在車手積分榜上獲得亞軍。 這不僅展現(xiàn)了塞納作為車手的超凡能力,也證明了福特引擎的可靠性和潛力,在頂級車手的操控下能夠創(chuàng)造奇跡。
邁克爾·舒馬赫駕駛的貝納通B194賽車
僅僅一年之后,福特引擎再次見證了F1歷史上的重要時刻。1994年,年輕的德國車手邁克爾·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駕駛搭載福特Zetec-R V8發(fā)動機的貝納通B194賽車,在當年贏得了8場分站賽冠軍。 最終,舒馬赫成功摘得了他職業(yè)生涯的第一個F1車手世界冠軍頭銜。福特Zetec-R引擎以其高轉速和出色的功率輸出而聞名,它的成功助力舒馬赫開啟了一個屬于他的F1王朝。這次合作不僅是福特在F1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成為了賽車史上“車手與引擎完美結合”的經(jīng)典案例。
電影之外的未來:福特重返F1
電影《F1:狂飆飛車》將F1的魅力推向全球,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這項激動人心的賽車運動。而現(xiàn)實中的福特也正準備開啟F1的新篇章。福特在2023年2月宣布,與F1冠軍車隊奧地利紅牛車隊的動力裝置部門——奧地利紅牛動力總成(RBPT),建立長期的戰(zhàn)略技術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發(fā)應用在F1賽車上的新一代混合動力系統(tǒng),并從2026賽季開始,通過奧地利紅牛福特(Red Bull Ford)為奧地利紅牛車隊和阿爾法托利車隊(也稱紅牛二隊或小紅牛隊)兩支F1車隊提供動力支持。
福特在2023年2月宣布回歸F1
作為F1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變革之一,2026賽季F1引擎規(guī)則有了極大的變化,在保留現(xiàn)有的1.6升V6渦輪增壓內燃機配置的基礎上,移除了與民用技術相關性最低的MGU-H (熱能電機發(fā)電機單元),MGU-K (動能電機發(fā)電機單元) 功率大幅提升,實現(xiàn)了內燃機和電能各占50%的功率分配,同時賽車在制動過程中可回收的能量將增加一倍,并強制使用100%可持續(xù)燃料。這些規(guī)則的變化,讓福特能夠更好的發(fā)揮自己在高性能電動車領域和混合動力技術上的優(yōu)勢,助力奧地利紅牛車隊和阿爾法托利車隊(也稱紅牛二隊或小紅牛隊)兩支F1車隊更好的在賽場上發(fā)揮自己的實力。
從F1到巴哈1000
在電影《F1:狂飆飛車》的結尾,桑尼·海耶斯離開F1賽場,開啟了自己的巴哈1000(SCORE Baja 1000)越野拉力賽之路。一個F1車手如果要參加巴哈1000比賽,需要“忘記”他們所學到的大部分F1駕駛習慣和思維模式,并“重新學習”一套全新的越野駕駛哲學。他們必須從對賽車和賽道極致的控制,轉變?yōu)榕c自然環(huán)境和車輛特性共舞,這要求極強的適應能力和開放的心態(tài)。
傳奇車手馬里奧·安德烈蒂與福特也有極深的淵源
在現(xiàn)實世界里,也有一些F1車手像桑尼·海耶斯這樣進入到了與F1賽場完全不同的巴哈1000賽道。例如在曾經(jīng)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在F1賽場上極為活躍的馬里奧·安德烈蒂(Mario Andretti),他以其在各種賽車運動中的多才多藝而聞名,幾乎嘗試了所有能想到的賽車形式,包括F1、印地賽車(IndyCar)、勒芒24小時耐力賽、納斯卡(NASCAR)以及巴哈1000越野賽,在他的職業(yè)生涯中,不僅與布魯斯·邁凱倫共同駕駛福特GT40 Mk IV贏得了賽百靈12小時耐力賽,還深度參與了原版福特GT40的開發(fā)和測試。此外,2009年F1世界冠軍簡森·巴頓(Jenson Button)也在2019年參加了巴哈1000越野賽,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福特是巴哈1000賽場上當之無愧的王者
作為SCORE國際越野拉力賽事的官方指定用車伙伴,以及SCORE沙漠系列挑戰(zhàn)賽(包括SCORE Baja 1000)的主要贊助商,福特在迄今為止的56屆巴哈1000越野賽中,共摘得23次總成績桂冠,歷代Bronco車型在巴哈賽事中累計獲得超過30次冠軍,而福特性能車團隊(Ford Performance)在巴哈1000賽場已斬獲超過32次冠軍,是巴哈1000賽場上當之無愧的王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福特宣布重返F1的2023年,F(xiàn)1冠軍車隊奧地利紅牛車隊的兩名F1賽車手維斯塔潘(Max Verstappen)和佩雷茲(Sergio Pérez)也在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郊外的福特烈馬越野體驗中心(Bronco Off-Roadeo Texas),駕駛福特Bronco Raptor,體驗了福特在高性能越野領域的帶來的駕馭樂趣,也是當代F1車手與越野賽事的跨界聯(lián)結之一。
作為汽車工業(yè)科技的集大成者,F(xiàn)1這項運動本身,早已被無數(shù)真實上演的、甚至更為震撼的回歸所塑造,這些故事才是真正的傳奇。熒幕之外,賽場里那些從死神手中掙脫、或從低谷中爬起的真實車手,以及福特這樣的百年汽車品牌對速度與激情的不懈追求,才真正定義了這項運動的勇氣與韌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