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的家長群里,最近半個月幾乎沒人睡過安穩覺。7 月 1 日那天,褐石培心幼兒園的幾位家長帶著孩子去體檢,拿到的血鉛檢測報告像塊巨石砸進平靜的生活 —— 好幾份報告上的數字遠超正常標準,最高的甚至達到了危險值。
這個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開,251 個孩子的家長連夜帶著娃去醫院排隊。到 7 月 7 日深夜,全部檢測結果出來時,整個天水都沉默了:233 個孩子血鉛異常,只有 18 個指標正常。
這些三四歲的娃娃,本該在滑梯上追逐打鬧,現在卻要面對鉛中毒可能帶來的生長發育問題。
兩塊發糕揭開的驚心黑幕
調查組后來在幼兒園后廚找到的東西,讓見多識廣的食藥監干部都倒吸一口涼氣。早餐留樣的三色紅棗發糕和晚餐的玉米卷腸包,經檢測鉛含量分別達到 1052 毫克 / 千克和 1340 毫克 / 千克。要知道,國家標準里食品鉛含量不能超過 0.5 毫克 / 千克,這超標了足足兩千多倍!
更讓人憤怒的是污染源的來源。公安干警凌晨突襲時,在幼兒園儲藏室搜出了幾桶沒用完的彩繪顏料,包裝上明晃晃寫著 "不可食用"。園長朱某琳和投資人李某芳后來交代,是她們同意后廚用這種顏料給糕點染色,就為了讓點心看起來更花哨。
有家長翻出孩子之前帶回來的點心照片,那些五顏六色的卡通造型,現在看來全是毒藥。一位母親紅著眼圈說:"我家娃每次都炫耀老師給的彩虹發糕,說比家里做的好看,現在想想心都在滴血。"
從地方調查到國務院督辦的轉折
天水市最初的調查通報,反而讓輿論更激動了。通報里說幼兒園用顏料是為了 "擴大生源,增加收益",但有家長算了筆賬:食用色素 500 克只要幾十塊,而查獲的那種進口彩繪顏料,一小支就要百八十元。這個解釋顯然站不住腳。
還有更關鍵的疑問懸而未決:這些顏料用了多久?除了查獲的這批,之前有沒有用過其他含鉛材料?為什么 233 個孩子集體中毒,卻只有兩份食品樣本超標?這些問題像一團迷霧,讓家長們寢食難安。
轉機出現在 7 月 12 日。甘肅省突然宣布成立省委省政府調查組,直接把調查級別從市級提到省級,還邀請了生態環境部、國家衛健委的專家加入。同一天,國務院食安辦的工作組也已啟程,帶著明確的督辦要求進駐天水。
這種規格的調查陣容很不尋常。有資深媒體人分析,這意味著中央層面已經關注到事件中的疑點,要繞過地方可能存在的阻力,直接還原真相。
孩子們的治療正在爭分奪秒
在調查升級的同時,醫院里的救治也在跟時間賽跑。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專門開辟了三個專家門診,省里調派的中毒科醫生和兒科專家輪流坐診。國家衛健委從北京派來的 3 位專家,每天都在病房查看孩子們的恢復情況。
西安的幾家大醫院也成了救治前線。天水市政府專門派了工作組駐守西安,協調當地醫院開辟綠色通道。一位在西安就診的家長告訴記者,孩子已經開始服用排鉛藥物,每天要喝大量的牛奶和獼猴桃汁,醫生說這些能幫助減少鉛吸收。
但家長們更擔心的是遠期影響。醫學資料顯示,兒童鉛中毒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智力發育遲緩,嚴重的會損傷神經系統。聯合醫療專家組組長在接受采訪時承諾,會對所有孩子建立長期健康檔案,跟蹤觀察至少到青春期。
等待一個徹底的答案
現在的天水,每個人都在等一個明確的結果。省里調查組的工作人員已經開始重新核查所有樣本,包括之前認為合格的 221 份檢測材料。國務院工作組帶來的檢測設備,據說能精確到萬億分之一克的鉛含量。
家長群里流傳著各種猜測,但更多人選擇相信這次調查能帶來真相。一位父親在朋友圈寫道:"不管是誰的責任,必須一查到底。我們不要道歉,只要孩子們未來的體檢報告上,血鉛那欄都是 ' 正常 '。"
目前,朱某琳等 8 名涉案人員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隨著調查的深入,那些懸而未決的疑問終將有答案,而這 233 個孩子的健康,也終將得到應有的守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