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的事兒,終于還是“蓋不住了”。
本以為沒機會知道“顏料”到底是啥,看到新華社的這則消息,安心了。
在全國人民的注視下,甘肅決定提級調查了。這陣仗,可以說十分罕見,那這到底意味著什么?
用三個字形容天水現在的處境,就是“天塌了”。
這個“提級調查”的規格高到什么程度?
甘肅省成立了省委省政府調查組,省委書記胡昌升和省長任振鶴,這兩位省里的“一把手”親自擔任組長。
省紀委監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六大部門悉數參加。
這還不夠,還請了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部委專家參與,國務院食安辦更是直接派出工作組,現場指導督辦。
這套陣容,已經是天花板級別了,沒有任何可以上下其手的操作空間。
這說明什么?說明此前天水市自己搞的那個調查通報,不僅群眾不滿意,上面也根本不滿意。事情鬧得這么大,已經上達天聽,雷霆震怒了。
那么,很多人好奇,為什么一個地方通報都出來了,主流媒體也轉發了,還煞有介事地公開了后廚監控視頻,卻還是壓不住事,非要搞到省級提級、國家督辦的地步呢?
很簡單,因為整件事從頭到尾,都充斥著一種讓人后脊背發涼的詭異和荒唐。
最讓人毛骨悚然的,就是檢測報告的“羅生門”。
當家長們發現孩子出現掉頭發、肚子疼、牙齒發黑等嚴重中毒癥狀時,心急如焚地帶孩子去天水當地醫院檢查。結果呢?得到的是“血鉛正常”的口頭通知,連一張紙質報告單都沒有。
這是什么操作?如果不是家長們多長了個心眼,不信任這個結果,而是連夜跨省奔襲300多公里,跑到西安的醫院去復查,這233個孩子的真相可能就永遠被掩蓋了。
結果西安市中心醫院——這個國家重金屬感染的權威檢測機構——給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
同一個孩子,在天水被口頭告知血鉛值是十幾、幾十微克每升,到了西安一查,數據直接飆升到三百、四百,甚至有孩子高達528微克/升!數值相差幾十倍!
要知道,兒童血鉛超過200微克/升就是鉛中毒,超過450就是重度中毒。
鉛對兒童神經系統的損害是不可逆的,每升高100微克,智商就可能永久性地丟失好幾分。隱瞞真實的血鉛指標,無異于慢性謀殺!
因為一份漏洞百出的通報,這波輿情也成功引發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關注。
據其官微顯示,“對中國政府快速啟動調查、及時采取行動表示肯定,也希望為受影響的孩子和家庭提供治療和心理關懷。
更奇葩的是,當家長們在西安為孩子的生命奔波時,竟然還有天水方面的工作人員專程跑到西安的醫院,動員他們帶孩子回天水治療,說回去免費。
你都能給出正常的報告,誰還敢相信你們的治療呢?這種“勸返”的騷操作,背后到底是什么邏輯?能在當地對醫院施壓,還能派人去西安“勸返”患者,能干這種事的人,在當地應該沒幾個吧?
其實,這種劇情對天水人來說,可能已經見怪不怪了。
有人翻出舊聞,19年前的2006年,同樣是在天水麥積區,就發生過一起200多名兒童和村民的集體鉛中毒事件。當時也是一模一樣的劇本:天水本地檢測“正常”,家長不信,跑到西安一查,結果“嚴重超標”。19年過去了,歷史幾乎是像素級的復制粘貼。這難道不可怕嗎?這背后是不是存在一種慣性的、系統性的治理失靈?
在這種背景下,天水市最初給出的調查結論,自然就顯得漏洞百出,根本站不住腳。
我們再來看看這份已經被扔進垃圾桶的通報,到底有多離譜。
第一,動機不成立。通報說,幼兒園園長朱某琳、投資人李某芳是為了“擴大招生,增加效益”,才同意后廚用彩繪顏料制作色彩鮮艷的面點。
這話聽著就跟笑話一樣。我們普通人都知道,食用色素幾塊錢一大瓶,比很多彩繪顏料便宜多了,用顏料反而增加了成本。
這位投資人李某芳名下有4家幼兒園,資產據說上億,她會為了省這幾十塊錢,拿自己的上億資產和大好錢途當賭注?
再說了,鮮艷的食物是給已經就讀的孩子吃的,目的是什么?想吸引新生源,直接P圖宣傳不是更簡單、更安全?
第二,科學上講不通。通報里說,送檢的面點鉛含量高達1340毫克/千克。而市面上合規的彩繪顏料,國標規定可遷移鉛含量最高才90毫克/千克。
這就像周星馳電影里的橋段,一斤砒霜怎么也變不成一鍋糖水。這得用多少顏料才能“稀釋”出一塊含鉛量如此之高的發糕?
有網友推測,他們用的可能是含鉛量極高的工業顏料,比如鉛鉻黃。
但問題又來了,鉛鉻黃里也含鉻,六價鉻的毒性非常強,為什么孩子們沒有表現出更明顯的鉻中毒癥狀?
第三,感官上過不去。很多顏料都有股刺鼻的金屬味和苦澀味,吃到嘴里難以下咽。幼兒園是如何解決“氣味”和“口味”問題,讓孩子們愛上這種有毒面點的?
難道這批孩子吃飯都特別乖,捏著鼻子往下咽?
一想到血鉛含量最高的,可能就是平時吃飯最乖、把飯吃得最干凈的那個娃娃,就讓人心如刀絞。
所以你看,這么一份漏洞百出、連自己都無法自圓其說的通報,別說群眾不信,連胡錫進一看風頭不對都悄悄刪掉了那句“相信官方通報”的評論。
那么,現在這個“天花板級別”的調查組,到底該查什么?在我看來,調查的重點絕不僅僅是那幾個幼兒園的廚師。
首先,必須徹查“捂蓋子”的黑手。
這件事最惡劣的環節,就是當地醫院涉嫌數據造假和相關部門試圖掩蓋真相的行為。為什么兩地檢測結果天差地別?是誰對本地醫院施加了壓力?是誰派人去西安“勸返”家長的?
這些問題,比鉛中毒本身更加嚴重。因為鉛中毒毀掉的是233個孩子的健康,而“捂蓋子”和數據造假,毀掉的是整個社會的信任根基。
不把這背后的“掃地僧”揪出來,天水的天就永遠是灰色的。
其次,必須嚴懲罪魁禍首,并做好善后。
如果最終查實就是幼兒園用工業顏料投毒,那園長、投資人、后廚人員等等一個都跑不了。
這不是簡單的食品安全問題,這就是故意傷害,是投毒,必須從重從嚴判決,罰到他們傾家蕩產,判到他們牢底坐穿。監管部門的失職瀆職,也必須一并追責。
更重要的是,這233個孩子的未來怎么辦?
鉛中毒對智力和神經系統的損害是終身的、不可逆的。有專家說,血鉛升高到三四百,智商就要永久丟失好幾分。這種傷害,再多的金錢也無法彌補。
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對所有受害兒童建立長期的健康檔案,提供終身的免費醫療和康復支持。
有網友提議,讓這些孩子長大后都去天水市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督部門工作,我看這個提議就很好,有肌膚之痛的人,才會真的保衛群眾。
最后我想說,天水的水有多深,取決于甘肅的肅有多嚴肅。
我們看到,這些年國家在治理鉛污染、降低兒童血鉛含量方面,其實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我們都在拭目以待,等待一個能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調查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