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陳春剛 通訊員 韓勝)近日,陜西路橋集團參建的西安市東三環至臨潼公路項目控制性工程——洪慶隧道超前支護管幕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單側頂進長度達162米,創下國內中小口徑管幕施工長度紀錄,為復雜地質條件下隧道安全穿越敏感區域樹立行業新典范。
作為西安“東拓”戰略的關鍵工程,洪慶隧道暗挖段需下穿重要區域,沉降控制要求嚴苛。項目團隊創新采用直徑402mm的超前支護管幕技術,通過兩端對打工藝形成總長315米的“地下防護屏障”,相當于在松軟地層中架設一道“鋼鐵長城”。面對軟塑黃土、可塑古土壤及灰土擠密樁加固層等復雜地質,團隊自主研發專用頂進設備,組建隧道施工專家組,通過20余次技術研討會優化糾偏方案,最終實現毫米級精度控制,破解了超長距離管幕施工的世界性難題。
從“技術突破”到“標準輸出”,引領行業升級
該工程不僅創造了施工紀錄,更在技術創新與標準制定上實現雙重突破。由陜西路橋集團主導的《提高隧道超長管幕導向精度合格率》課題榮獲省級一類成果,聯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單位立項的《超長距離管幕下淺埋黃土隧道施工綜合技術研究》,正推動《管幕設計與施工技術規程》地方標準編制,填補國內同類工程技術標準空白。項目團隊還將持續攻關管幕注漿、鋼管焊接等核心工藝,計劃形成3項原創工法,為行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陜西方案”。
暢通城市動脈,賦能區域發展
作為西安市快速路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洪慶隧道建成后將打通鳳凰大道、紡四路等“斷頭路”,形成第二條東出大通道,使洪慶、臨潼區域與主城區通行時間縮短40%,極大緩解東部城區交通壓力。同時,工程將串聯紡織城區域、洪慶新城與臨潼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加速西安外圍副中心城市聯動發展,為沿線百萬居民打造“15分鐘交通圈”,助力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目前,隧道進出口四臺管幕頂進設備正高效推進,工程預計2026年3月全面完工。這項集“技術首創性、標準引領性、民生普惠性”于一體的超級工程,不僅彰顯了陜西基建的硬核實力,更將為我國地下工程建設貢獻智慧與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