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
熾熱當空,熱浪灼人。午后的一場暴雨,給三公山腳下的昆山鎮(zhèn)雙河村平添了幾許清涼。
昆山鎮(zhèn)雙河村,地處安徽省無為市西南邊陲,與樅陽縣和廬江縣交界。這個曾經被稱為“尾巴村”的小村莊,如今一改“老少邊窮”的窘境,在文旅融合中煥發(fā)新生,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典范。
驅車從無為市區(qū)出發(fā),約一個小時車程,就能抵達昆山鎮(zhèn)。循著鄉(xiāng)道再往里走,拐上幾道彎,看見一尊牌坊,便是雙河村。
“離城區(qū)雖然較遠,但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天好的話,可以起早爬三公山?!痹谥裣锩袼抟姷酵跷难鄷r,她正在微信上與客戶聯(lián)系溝通,確認需求,做好接待準備。
出生于1993年的王文艷,畢業(yè)后一直從事幼兒教育,不論是在外上學,還是后來參加工作,一直關心、牽掛著家鄉(xiāng)的變化。
三公山上眺望遠方,景色一覽無余。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2023年,心系家鄉(xiāng)的她選擇辭去幼師工作,毅然回到雙河村,翻開新的人生篇章,在村里開辦了第一家民宿,因竹山環(huán)繞、溪水淙淙,故而取名為“竹溪里”。
“民宿管家在別人眼中可能是‘詩和遠方’,但實際卻是千頭萬緒?!蓖跷难喔锌?,自己主要負責前臺和接待,但忙起來的時候,就會身兼數(shù)職,有時候還要兼職司機,多重身份疊加在一起,要求高,有挑戰(zhàn)。
好在王文燕適應能力強,通過將近一年來的歷練,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F(xiàn)在的她,打理起民宿,得心應手。
“雖然學的是學前教育,但民宿和學前教育也有相通的地方。”王文艷說,首先就是耐心,其次就是細心,做好這兩點,住進民宿的游客就能擁有一個美好的旅居體驗。
在村里,成為一名民宿管家,并不是王文燕的一時興起,而是家鄉(xiāng)這些年變化潛移默化的結果。
王文燕介紹說,嫁過來這么多年,也見證了村里一年一個樣的改變。比如柏油路通到了家門口,村里有了游客接待中心,尤其到了每年春季,前來登山賞花的游客,更是絡繹不絕。
看著鄉(xiāng)村越來越起范兒,回家創(chuàng)業(yè)的念頭,也在王文燕的心里埋下了種子。
2024年10月,王文燕和丈夫開始接手竹溪里民宿,“起初很多事情似懂非懂,也是一步一步學。”王文燕說,有一點她堅信,就是一定把游客當家人一樣對待。
走進竹溪里民宿,門前小院可休憩閑聊,前臺對面就是餐廳,穿過去,便是上下兩層的四合院,干凈敞亮,獨特的天井式設計,不僅為游客提供了休閑的場所,還能不出民宿就能仰望星空。
日出三公山。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自打掌管民宿以來,王文燕幾乎天天都泡在村里。她告訴記者,隨著知名度的提升,前來落宿的游客也多了起來,有本地的,有合肥的,也有來自南京、上海的,不論來自哪里,大家都是沖著三公山來。
三公山位于無為、廬江、縱陽三縣交界處,海拔676.6米的主峰就在昆山鎮(zhèn)境內,北宋著名詩人楊杰曾在此留下“白云鎖斷三山峰”的詩句。
“別看山不高,但登上山頂,風光無限,一覽無余。”王文燕比劃道,不僅能眺望長江,還能看日出日落,觀云卷云舒。
眼下,昆山鎮(zhèn)正著力探索農文旅融合路徑,大力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立足三公山、九卿山、竹絲湖、石婆洼等自然資源,全力推進“山湖一體”省級旅游度假區(qū)建設,雙河村就規(guī)劃在內。
“剛接了一個50人的旅游團,下周入住,又得忙上好幾天。”如今,昆山鎮(zhèn)文旅產業(yè)發(fā)展的蓬勃生機,為王文燕的“人生舞臺”孕育了更多可能。
眼瞅著民宿有了起色,王文燕更有干勁了,她說,“算小賬,也要算大賬,過去村民們吃了苦,現(xiàn)在也該享上福了,回來,就是要讓更多人看到鄉(xiāng)村的變化?!?/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