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派文化的發源地和中西文化的交匯地,徐匯擁有深厚的歷史文脈。這里被譽為“生活著的百年上海”,見證了國人“最早看西方”。上海第一大天主教堂、第一個近代圖書館、第一個自然博物館、第一個天文氣象臺、最早的彩色玻璃藝術等都在徐家匯。
今年5月起,共青團“伙伴計劃”示范項目《周末少年之“百年”游學》帶領青少年穿梭于徐匯地標性建筑,用“六個百年”,串聯建筑課堂、歷史教材,橫跨藏書、教育、氣象、廣播、音樂、航運六大領域,帶領少年行走在百年的課堂,體驗徐匯文脈。
百年書香涵養童心
徐家匯是上海近代圖書館發源地。“周末少年”首站走進徐家匯書院,以“探索百年藏書,點亮少年夢想”為主題,借“光盒空間”,帶領孩子們了解中國近代科學先驅徐光啟的貢獻及上海近代出版史,深切體會徐匯中西交融、書香綿延的文化底蘊,通過現代技術感知徐家匯藏書樓到現代圖書館的演進,暢想未來圖書館。
百年教育塑造成長
在徐匯,有著一所160余年校史的徐匯中學。“周末少年”以“百年校史啟新篇”為主題,開啟學校參訪之行。少年們走進崇思樓與匯學博物館,參觀張伯達老校長辦公桌、馬相伯館等遺存,于小禮堂和匯學長廊感受歲月和教育初心。此外,他們還在重德樓體驗擔任“小老師”,參與課程研發,在歷史與現代碰撞中,激發教育傳承的責任擔當。
百年氣象啟迪夢想
孩子們走進上海氣象博物館
徐家匯還是中國大陸首座百年觀象臺所在地。“周末少年”走進上海氣象博物館,在1872年始建的觀象臺內,以“揭秘氣象預警 追風逐夢”為主題,探索氣象科學的發展歷程,感受近代氣象事業的歷史積淀與光輝歲月。科普課堂上,同學們從二十四節氣到現代衛星技術,系統了解了氣象演變,模擬觀測記錄。在傳統與科技交織中,拓闊了視野,在心里種下探索自然、追尋科學的種子。
百年聲光聆聽信仰
孩子們體驗專業廣播設備
今年是上海解放76周年。“周末少年”走進廣播博物館,聆聽1949年上海解放歷史原聲,重溫紅色記憶。他們通過體驗錄音流程,深切體會老一輩革命家在廣播戰線的卓越貢獻。在小熒星校區、聲樂工坊,孩子們以童聲演繹古詩,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聲波中聆聽城市記憶,在藝術與技術交融中見證文化在新時代的生動表達。
百年旋律感悟強音
項目成員還來到衡山路上的百代小樓,一起解碼國歌誕生地歷史。在小樓內,同學們通過觀摩鋼絲錄音機、膠木唱片等文物歷史歲月的痕跡感受《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背景,在“紅色金曲拼圖挑戰賽”中破譯紅色密碼,聆聽手風琴樂團用五首經典曲目串聯百年奮斗歷程,紅色基因隨著樂聲深深扎根于少年們心中。
百年航運共赴未來
孩子們觀摩古代航船模型
活動的最后一站來到董浩云航運博物館,少年們在百年建筑中縱覽中國古代航運史。從“海上絲綢之路”到董浩云的傳奇人生,大家感受航運智慧,體悟古今更迭。在“航運百事通問答”“海上絲路接力” 等環節,同學們對比古今航運變化,暢談其對國家發展的意義,在心中播下建設祖國的夢想種子。
探秘光啟文脈、啟迪科學夢想、聆聽紅色信仰,活動在“六個百年”中構建多維度的文化體驗場景,讓孩子們全方位領略徐匯百年文化,在心中種下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種子,靜待未來生根發芽。
文稿:團區委
記者:李芊
編輯:耿潔玉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