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廚油煙擾民,建筑垃圾偷倒,渣土違法清運……城市的藍天白云和優美環境背后,是一場場“生態保衛戰”。今年,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針對餐飲油煙擾民、建筑垃圾違法處置等突出環境問題,開展了一系列高強度、多維度、跨區域的專項執法行動,并推進長三角區域聯防聯治及案件移送核查協作機制的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些行動,不僅有力推動了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更直接回應了市民對優美生活環境的熱切期盼。
直擊痛點:“小油煙”關乎“大民生”
餐飲油煙擾民,是環境問題投訴中百姓反映聚焦的熱點。對此,上海城管部門精準發力,去年以來鎖定全市500個市民投訴集中的重點點位開展“油煙擾民”專項執法檢查整治,今年更加強了對52處餐飲油煙污染重點區域的執法巡查。今年1至5月,城管部門已依法查處油煙擾民案件43起。
在金山區呂巷鎮干溪街區的紅光路、蘭亭街,24家餐飲店形成了一條熱鬧的小吃街。每當夜幕降臨,燒烤、炸串、炒菜的香氣撲鼻,但周邊小區居民卻不堪其擾:“家里窗戶根本不敢打開,全是嗆人的油煙味和路邊喝酒的吆喝聲!”
如何勸導和治理油煙噪聲擾民?金山區呂巷鎮城管執法中隊向商戶發放《餐飲商戶城管執法檢查合規指引》宣傳頁,宣傳油煙噪聲污染危害,并在夏季經營高峰期通過“定點值守+流動巡查”增強監管力度。此外,執法隊還對街區內存在油煙噪音擾民現象的重點商戶展開摸底排查,記錄每家商戶、每個攤點的經營時間、位置和經營狀況,聯合城運中心、居委會對歷年12345投訴進行梳理,為后續治理提供數據支撐。同時,執法隊借助快遞小哥、“兩司群體”等新就業群體組成的“新巷匯主理人”治理品牌效應,對餐飲商戶進行勸導。“巷新力”議事會則為商戶與居民搭建了友好協商、理性溝通的平臺,通過“商戶+居民+職能部門”的模式構建起“多格合一”全鏈條監管。
“多格合一”模式也為黃浦區五里橋街道居民解決了長久以來的煩惱。魯班路上有家老字號飯店,排煙管緊鄰二樓窗戶,飽受“煙熏火燎”的居民多次投訴,但因排煙設備不算違建,執法陷入僵局。街道城管隊員聯合環保部門實地勘察后,發現癥結在于管道位置,街道通過“多格合一”統籌協調各部門,組織商戶與居民代表協商,商定油煙管道改造方案——飯店出資延伸排煙管,隔壁商鋪協助打開通道,物業讓出平臺空間。最終,居民家中的窗打開了,居民的心結也解開了。
一家小餐飲店開業前,裝修、設備、租金等成本至少十幾萬元。一旦因油煙問題被投訴,商戶損失嚴重。為此,五里橋街道在商鋪裝修備案甚至招租階段就提前介入,確保新裝修方案符合環保標準。在網格日常巡查中,執法人員也緊盯店鋪“換手率”,一旦發現“招租”告示便將其列為重點監控對象,一旦發現有可能產生油煙的餐飲業態入駐,便立即啟動預警。
今年初,網格巡查員發現打浦橋路一處居民樓底層商鋪正招租,立即上報街道。經查,該位置屬油煙排放“敏感區”且無法實現環保要求的“高空排放”。街道隨即搭建平臺,召集房東、意向承租方、物業及居民代表等協商,最終原本準備做豬腳飯的老板被“勸退”,改變了經營業態。“關鍵是要趕在裝修動工前介入,如果等店開起來再處理,雙方損失至少翻十倍。”五里橋街道城管執法中隊黃雷說。
創新“智”理:破解老舊小區“先天不足”
再將目光投向老舊小區,這里的餐飲油煙治理難點在于“先天不足”——商戶獨立煙道無出頂條件,低空排放必然擾民。為此,浦東新區金楊新村街道城管執法中隊通過成立“餐飲油煙共治聯盟”、讓物業與商戶分攤費用、開發“清洗智能監管模塊”線上監管等方法,提供了一條可復制的“金楊路徑”。
金楊路35號是“美食一條街”,餐飲商戶密集,油煙低空排放,令金楊一街坊居民們“衣服不敢晾,窗戶不敢開,一開滿屋都是油味”,曾經投訴工單月均超5起。今年4月,金楊新村街道城管執法中隊梳理歷史訴件時,發現這里“一點多訴”情況嚴重。原因在于傳統“一戶一管”改造成本高昂,商戶無力承擔。能否集約化建設公共煙道,打破零散排放的困局?中隊牽頭街道環保管家、物業公司、餐飲商戶等,成立“餐飲油煙共治聯盟”,協商改造公共煙道,盡可能接入適配各型號的油煙凈化器。最終,物業公司承擔約50%的主體建設費用,5家餐飲商戶依據排風量占比分攤剩余費用,將每戶改造成本降到最低。
6月,量身定制的“分級凈化+高空總管”方案建成,油煙在樓頂30米高空排放,整體運行噪聲降低7-9分貝。執法隊牽頭物業公司與各商戶制定《餐飲油煙共治公約》,明確各自責任,確保設備的運維和使用。
硬件改造后,執法隊又通過“數字賦能”構建三條“智能防線”。首先為每家商戶安裝油煙凈化器工況監測傳感器,實時采集參數直連“油煙治理場景”模塊。一旦發現異常,系統自動向商戶手機和執法隊員終端推送預警,“非現場”監管大大提升了執法效能。其次,執法隊創新開發了“清洗智能監管模塊”,清洗服務商需上傳數據和對比圖,自動生成清洗維護臺賬和下次清洗的倒計時。油煙清洗維護情況也可通過“線上監管”,對符合要求的企業“無事不擾”。最后,依托街道“多格合一”數字平臺和“全街道一張網”體系,網格員發現油煙問題立即拍照上傳,網格中心1小時內派單,執法隊24小時現場核查,市場監管部門同步查驗。整改完成后,數據將納入商戶誠信檔案。
如今,這一困擾老舊小區多年的頑疾徹底消失,5家商戶的油煙凈化設備數據在城管微平臺上實時跳動,金楊一街坊油煙擾民投訴降幅100%。“投訴歸零”的背后,是融合著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的治理實踐。
鐵腕治“渣”:垃圾全鏈條監管顯威力
建筑垃圾的違法產生、運輸和處置是城市環境治理的頑疾,也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關注的重點。上海城管部門迎難而上,構建了覆蓋源頭、運輸、處置的“全鏈條”執法監管體系。
在源頭方面,依托智能化監管平臺,對建筑工地進行了多輪次突擊檢查,嚴厲打擊無證出土、虛假申報等行為。在運輸方面,與交警緊密配合,高效攔截并查處違法運輸渣土車輛。對違法情節嚴重者,依法采取吊銷運輸許可證、沒收違法所得、信用公示等措施,提高違法成本。在末端方面, 聯合綠化市容、生態環境、交通、水務等多部門,對消納場所、中轉碼頭、水路運輸等開展高頻次聯合執法檢查,嚴打違法收納、擅自傾倒、揚塵污染等行為。
4月17日,上海市城管執法局執法總隊聯合市公安局交通警察總隊、市分類中心開展建筑垃圾聯合執法行動,將渣土運輸“黑車”和視頻監控未正常運行的工地列為重點對象,主要針對施工工地建設工程垃圾處理方案和處置證概要公示情況、防塵措施以及是否委托取得建設工程垃圾運輸許可證的單位運輸等內容進行檢查。行動中,執法人員發現有部分施工單位未在施工現場公示建設工程垃圾處理方案和處置證等相關信息,隨即對相關人員進行普法教育,后續將做進一步調查。
5月21日,執法總隊又針對渣土車運輸環節的揚塵污染問題啟動專項整治。檢查聚焦建筑工地渣土運輸全鏈條管理,著重核查工地出入口車輛沖洗設備規范化配備及使用情況、運輸車輛密閉裝置完好性及外觀整潔度,并對運輸過程中是否存在車身不潔、飛揚灑落等違法行為進行查處。依托大數據分析,結合市民投訴線索及上海市建筑垃圾數字化智能監管平臺的實時預警信息,執法總隊科學研判渣土車違規行為高發區域,為執法人員在相關工地出口、主要運輸道路等點位檢查提供精準指導。
全鏈條監管的成效,從亮眼的數據中可見一斑。今年以來,上海城管已完成對73臺涉嫌違法運輸建筑垃圾車輛的攔截移交,實施對27個已查實違法運輸責任人的處罰。對末端場所開展市級聯合檢查7次,發現問題8起,立案查處3起,教育整改5起。此外,全鏈條查處建設工程渣土類案件940起。
區域協作:長三角聯手遏制跨省偷倒
在“環境保衛戰”中,另一個難題是建筑垃圾跨省偷倒。而長三角一體化城管執法協作機制,為跨區域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提供了范本,令生態治理突破了“邊界線”。
今年3月6日,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鎮泖河村一處農地旁驚現“垃圾山”,約270立方米的拆房垃圾被偷偷傾倒于此。原來,泖河村村民張某為填平自家低洼農地,竟聯系金山區陳某將上海農民自建房拆卸的垃圾多次跨省運至平湖傾倒。
平湖市新埭中隊?火速啟動長三角協作機制?,依托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平湖市-上海金山區”聯合行政執法隊運行制度,將案件線索移送至金山區楓涇鎮城管執法中隊,兩地城管部門分別對管轄區域內的違法行為展開立案調查。
實際上,這種信息共享、協同辦案的跨省聯動執法并非首次。2023年1月,楓涇城管收到12345熱線工單,稱在九豐農業路口處被傾倒了一堆工程渣土。經現場檢查和調取監控,鎖定涉案車輛屬于嘉興某貨物運輸有限公司,駕駛員侯某承認是其所為,但拒絕配合處置。1月10日,執法隊員在亭楓公路雙廟路路口又發現一堆被傾倒的渣土,通過監控視頻再次發現,涉嫌車輛也屬該公司同一車隊。依托“平湖市-上海金山區”聯合行政執法制度,楓涇執法隊員在新埭執法隊員的配合下,對嘉興2名駕駛員進行約談,對方供認不諱,并對傾倒的垃圾渣土進行了清理,接受了相應的行政處罰。
據悉,“平湖市-上海金山區”是全國首個跨省園區“一支隊伍管執法”隊伍,由滬浙兩地執法力量混編而成。成立兩年間,已開展281次聯合執法、辦理258起跨省案件,不僅破解了省際交界處的“執法真空”難題,更通過渣土整治聯席會議、“菜單式”企業服務等創新機制,構建起長三角跨區域執法協作的樣板。
【城市管理小貼士】
《上海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第六十二條第一款:飲食服務業的經營者應當按照市生態環境部門的規定安裝和使用油煙凈化和異味處理設施以及在線監控設施,并保持正常運行,排放的油煙、煙塵等污染物不得超過規定的標準。
第九十九條第二款:違反本條例第六十二條第一款、第二款:飲食服務業的經營者未按照規定安裝油煙凈化和異味處理設施或在線監控設施、未保持設施正常運行的,責令改正,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業整治。
原標題:《從“小油煙”到“大渣土”,打響城市“生態保衛戰”|城治前沿》
欄目編輯:楊碩 題圖來源:采訪對象提供 圖片來源:采訪對象提供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金旻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