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3比1拿下加拿大,提前鎖定總決賽門票,這場勝利本該是水到渠成,但回頭看上一個奧運周期,中國女排在蔡斌手下卻兩度敗給同一個對手,甚至被球迷形容為“毫無還手之力,這就不禁讓人好奇,同樣是面對加拿大,為啥趙勇能帶著“青春陣容輕松過關,反而蔡斌那批牌面更好的球員卻打得稀碎,這到底是隊伍進化了,還是教練組思路翻篇了。
有個細節很扎心,上一回蔡斌帶隊打加拿大,李盈瑩還在,論配置怎么都比現在豪華,結果不但輸了,而且場面難看,換人死板、臨場反應慢、套路單一,成了球迷們對那段時間中國女排的“集體回憶,甚至有球迷直言“蔡包一套陣容打到底,讓對手都研究明白了,直接開卷,這話雖帶點情緒,但說白了就是指揮缺乏變化,對手一眼望穿,中國隊反而成了被針對的對象。
反觀這場比賽,趙勇手里沒了李盈瑩,場上幾乎全是年輕球員,按理說應該更難,可偏偏打得很舒服,前兩局直接拉開分差,最終3比1收工,賽后采訪莊宇珊還特意強調了“情緒和“互相幫助,這話聽著有點雞湯,實則透露出隊伍凝聚力和氛圍的變化,這種東西說起來虛,其實在場上就是一傳不到位時有沒有人頂上,失誤后隊友會不會幫你拍一拍,這都是勝負手。
還有一點很關鍵,趙勇在場邊指揮明顯比蔡斌更靈活,換人、調整節奏、針對性發球這些細節處理得更果斷,大家都知道,發球是中國女排的老毛病,蔡斌時期就連跳發都成了站發,完全放棄攻勢,趙勇這場直接主打發球破攻,效果立竿見影,打亂了加拿大的進攻節奏,逼得對方自亂陣腳,這種調整說難不難,但就看你敢不敢用、會不會用。
當然有人要問,是不是球員水平本來就提升了,其實也沒那么絕對,這批小將經驗有限,硬實力未必比上屆強,關鍵就在于用人和情緒管理,趙勇敢于頻繁換人,不怕出錯,反倒讓對手摸不清套路,反觀蔡斌,三年如一日的“二換三,助教現場“站樁甚至看手機,這種場面想想都讓人著急,輸球也就不奇怪了。
球迷其實最懂球場上的風向,評論區直接開噴,“教練組的問題“臨場指揮噩夢“要果斷,這些話雖然犀利,卻點中了中國女排這幾年最大的問題,誰都知道排球是團隊運動,陣容再豪華,指揮不行也白搭,尤其現在各隊都在研究你,想靠一套陣容打天下,放在國際賽場上就是送分童子。
再說回加拿大女排,她們其實并不是傳統強隊,能兩次贏中國女排,說白了就是抓住了對手的短板,蔡斌那幾場換人慢、應變差、打法一成不變,直接被對方“開卷研究透了,這次趙勇敢于試錯,年輕球員輪番上陣,反倒讓加拿大無所適從,這種變化,不是天賦帶來的,是教練組主動求變的結果。
有意思的是,這次賽后大家討論的重點已經不是“誰發揮好,而是“怎么贏得這么輕松,這說明球迷的眼光已經從單純看球星,轉向了整體戰術和團隊氛圍,畢竟誰都不想再經歷那種全場被壓制、最后還只能“擺爛認命的比賽,這種心理轉變,也是中國女排必須面對的現實。
問題來了,趙勇的這套打法能不能延續下去,面對更強的對手還能不能管用,這誰都不好說,但至少現在的中國女排,敢于變化、敢于試錯,已經比之前的“死水一潭強太多,畢竟競技體育拼到最后,拼的是誰更能抓住機會、誰更能打破常規,不是嗎。
這一戰過后,女排又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勝利讓人欣喜,但背后的隱憂也不能忽視,年輕球員能不能扛起大梁,教練組的臨場指揮會不會再掉鏈子,這些都是接下來必須回答的問題,不過話說回來,只要教練組敢于用人、敢于調整,球員們保持團結和渴望,這支中國女排就還有無限可能。
所以說,別再迷信什么“固定陣容、“大殺器,真正的強隊,靠的是整體、靠的是變化,也許這才是趙勇帶隊擊敗加拿大、蔡斌屢屢翻車背后的最大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