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中國女籃12人大名單剛剛官宣,亞洲杯也開打,央視直接給了直播,這排面夠了,但名單一出來,球迷炸鍋的不少,最大爭議點其實很簡單:宮魯鳴這回只帶了倆中鋒,其中一個還只是剛滿18歲的高中生張子宇,這操作擱誰看著都覺得有點“勇,畢竟國際大賽,內線就倆人頂滿全場,遇到點意外咋辦,難道真指望大前鋒隨時補位兜底嗎,這陣容一亮相,網絡上各種“穩了“懸了的聲音直接對噴,氣氛一下就有了
其實把名單攤開看,后衛線上是李緣、王思雨、楊力維、楊舒予這四人,經驗、身高、打法各有千秋,王思雨和楊力維老大姐級別,李緣雖然年紀輕但在國家隊混了七年,早就是老江湖,唯一純新人是楊舒予,別看國家隊經歷少,這陣子熱身賽她場均上場時間猛漲,宮魯鳴明顯是要捧她這個“高大后衛出來,尤其對陣日本那場,楊舒予身高直接壓制對面鋒線,這種大號后衛其實就是世界女籃的新趨勢,不再追求小快靈,而是要高對抗、能組織、能防守的復合型,宮魯鳴這點很懂球,明顯是要未雨綢繆
鋒線位置六人,翟若云、賈賽琪都是新鮮血,黃思靜、潘臻琦、張茹算是老將,剩下羅欣棫也有過短暫國家隊經歷,但多半是板凳角色,這個組合其實很現實,既有年齡結構的過渡,也有技術類型的互補,說白了就是讓老中青搭配著用,既想保障今年成績,也得給巴黎奧運后新周期埋點伏筆,尤其是賈賽琪和翟若云,雖然都是98年生,但第一次入選,怎么看都像是階段性補強,真要沖擊2028洛杉磯,年齡其實掐到了上限
最大的問題還是內線,韓旭不用多說,世界級中鋒,攻防兩端都能頂,關鍵是她身邊只有張子宇,18歲,剛進成年隊,這壓力得多大,陳明伶被刷掉之后,整個內線輪轉就剩倆人,球迷擔心不是沒道理,你說遇到澳大利亞這種高強度對抗,萬一有人犯規危機或者受傷,內線就真可能“擺爛了,當然宮魯鳴也不是沒想法,大前鋒黃思靜、潘臻琦都具備中鋒的搖擺能力,理論上頂一頂能撐住,但畢竟不是常規操作,拿來應急可以,真當主力打,強度和效果都得畫個問號
其實這波操作背后的邏輯很清楚,宮魯鳴要的是速度、靈活性和輪換深度,前場人手多,后場有高大后衛,整體陣容能打小球,遇到日韓或東南亞球隊,基本沒啥壓力,內線威脅不大,反而能用鋒線“錯位殺解決問題,但只要遇上澳大利亞這種高度和硬度都拉滿的隊伍,問題就來了,內線對抗和籃板保護可能直接被針對,這個陣容很像NBA季后賽臨時變陣,平時無所謂,一到硬仗,短板就容易被無限放大
你說巧不巧,這次亞洲杯中國女籃其實就奔著奪冠去的,畢竟奧運剛打完,陣容新氣象,球隊士氣高,外界期待值也高,現在名單一出,話題度直接拉滿,質疑的、支持的、圍觀的全都來了,網上已經有人開始預測決賽和澳大利亞碰頭,屆時內線肯定是焦點,你說宮魯鳴到底是“以少勝多的豪賭,還是對手研究透了,反手給咱來個籃板大戰,這種懸念感,比賽還沒開打就拉滿了
再說說張子宇,這姑娘天賦肉眼可見,身高、臂展、技術都在線,剛成年就被提拔進國家隊,這放在歷史上都是少見的“破格征召,一方面說明中國女籃對新人的渴望和培養,另一方面也有點無奈,畢竟國內高水平中鋒斷檔太明顯了,張子宇就像十年前的李月汝,硬生生被推上前臺,這種壓力和機會并存的局面,球迷看著揪心,其實對她個人成長未必是壞事,真能在亞洲杯頂住場面,未來幾年國家隊內線就有了新支柱
當然話說回來,亞洲杯畢竟是奧運后的第一場大賽,新帥新陣容,內部磨合和外部壓力都不小,這12人大名單不管多有爭議,到了賽場上還得靠真刀真槍說話,宮魯鳴這套打法激進也好,冒險也罷,只要能打出氣勢、打出新意,哪怕最終結果不盡如人意,至少給球迷一個交代,也給中國女籃一個清晰的方向感,畢竟大賽不是光靠紙面陣容贏球,教練組的用人、球員的心態、現場的應變,都是決定成敗的變量
最后一句,誰也不敢保證中國女籃亞洲杯一定奪冠,但這套新陣容、新教練、新氣質,足夠讓人期待下一場“硬仗,也許就是在質疑聲中,打出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球迷們不妨多點耐心,少點戾氣,坐等比賽見分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