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星火,這個名字在老一輩人心里可是響當當的。他是新中國第一代電影演員,演過《李雙雙》《今天我休息》這些家喻戶曉的片子,周總理接見過他,老舍和郭沫若都夸過他,那時候真是風光無限。可誰能想到,這位銀幕上的老大哥,晚年卻過得那么辛酸——被三個親生女兒趕出家門,孤零零地走了。八年后的今天,他留下的遺孀說了幾句話,句句戳心,讓人忍不住想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仲星火,原名叫趙金聲,1924年2月5日生在安徽亳州一個窮得叮當響的農民家里。那年頭,家里吃不上飯是常事,他小時候就被送給當地一戶趙姓人家當養子。養父母是讀書人,對他挺好,硬是咬牙供他上學,這在農村可是稀罕事。1938年,他上了懷恩中學,那會兒改名叫趙小生,開始迷上了演戲,經常在學校里跟著同學瞎鬧騰,演點小話劇啥的。
到了1946年,他考進了山東臨沂解放區的干部訓練班,后來又進了山東大學文藝系,正式改名叫仲星火。這名字聽著就帶勁,意思是“在群眾里像火星一樣發光發熱”,也算給自己定了個人生目標。1949年5月,他跟著華東軍區政治部文工團進了上海,先在國棉一廠干了段日子,后來被分到上海電影制片廠,算是正式踏進了電影圈。
1950年,仲星火拍了第一部電影《農家樂》,演了個小角色,沒啥臺詞,但那股子真誠勁兒讓人看著舒服。后來他又演了《南征北戰》《李時珍》,一步步在電影圈站住了腳。真正讓他火起來的是1959年的《今天我休息》,他在里面演民警馬天民,憨憨的又幽默,觀眾看了都樂得不行,街頭巷尾都在聊他。
1962年,他憑《李雙雙》里的孫喜旺拿了第二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這角色演得太接地氣了,憨厚中帶著點小機靈,周總理還特意接見了他。那會兒,他的事業真是到了頂峰。1980年,他又靠《巴山夜雨》里的乘警老王拿了個金雞獎最佳男配角。他的戲路不花哨,演啥像啥,老百姓一看就覺得親切,圈里人都說他是個“活招牌”。
上了年紀后,仲星火沒閑著,照樣拍戲。2009年,他在《建國大業》里演黃紹竑,90歲那年還出演了最后一部片子《毛澤東在上海1924》。他演戲從不偷懶,一個動作能摳半天,導演都說他敬業得讓人佩服。可以說,他這一輩子都獻給了電影,演了上百個角色,留下的經典作品到現在還有人翻出來看。
可事業再風光,生活里卻不是那么回事。仲星火的家庭故事,比他演的任何一部戲都揪心。咱們接著往下看。
仲星火16歲那年,也就是1940年,養父母給他張羅了一門親事,娶了陳倩。陳倩家是書香門第,人長得文靜,性格也好,對仲星火的事業特別支持。那時候他一心撲在演戲上,常年在外跑劇組,陳倩在家拉扯三個女兒,沒啥怨言。夫妻倆感情不算轟轟烈烈,但也算穩穩當當。
可日子久了,問題就出來了。仲星火忙著拍戲,跟女兒們相處的時間少得可憐。三個女兒小時候還好,長大了就覺得爸爸總不在家,對他有點生分。他呢,也不是那種會哄孩子的人,父女間慢慢就有了隔閡。
1979年6月4日,陳倩突發腦溢血走了,走得特別突然。仲星火那段時間正在外地拍戲,接到消息趕回來,人已經沒了。他傷心得不行,整個人都垮了。可女兒們卻不這么想,她們覺得媽媽身體一直不好,爸爸卻從沒在意過,把媽媽的死怪到了他頭上。
其實,仲星火也不是完全沒責任。他忙事業是真的,家里的事確實顧得少。陳倩走后,他一個人帶著仨女兒,日子過得亂七八糟。女兒們心里有怨氣,他也沒好好跟她們溝通,這梁子就這么結下了。
1981年,仲星火認識了護士祝蕓儀。她比他小不少,之前也有過一段婚姻,兩人聊得來,都有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仲星火想再婚,給自己找個伴兒,也給晚年多個依靠。可這事兒在女兒們眼里就是“背叛”。她們覺得爸爸這么快就忘了媽媽,太不應該了,堅決反對。
仲星火呢,性子倔,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有權利追求點幸福,沒聽女兒們的勸,硬是跟祝蕓儀結了婚。結果,三個女兒徹底炸了鍋,直接跟他翻臉,說他是“忘恩負義”,甚至把他趕出了家門。那房子是仲星火和陳倩一起攢錢買的,住了幾十年,愣是被女兒們占了,他只能帶著新媳婦搬出去。
這事兒在當時傳得挺廣,鄰居們都議論紛紛,有人同情他,有人說他活該。父女關系就這么崩了,之后好些年都沒聯系。
仲星火被趕出去后,跟祝蕓儀的生活過得挺苦。剛開始倆人租了個小破屋,上海那種老弄堂里的房子,窄得轉不開身,連個像樣的家具都沒有。女兒們還不消停,時不時跑來鬧一鬧,拍門罵人,搞得他們連覺都睡不好。沒辦法,幾年里他們搬了八次家,每次都是收拾幾件衣服就走,像逃難似的。
后來上海電影制片廠看不下去了,給他倆分了套小公寓,總算有了個落腳地。祝蕓儀挺能干,用攢下的錢買了點鍋碗瓢盆,每天變著法給仲星火做吃的。他拍戲累了,她就拎著飯盒去片場陪著。有了祝蕓儀的照顧,仲星火精神頭又回來了,繼續接戲拍戲,日子雖然緊巴巴,但也算有了點盼頭。
晚年的仲星火沒放下演戲,80多歲還在片場跑龍套。他拍《天云山傳奇》《相思女子客店》,演得還是那么認真。2014年,他拍完《毛澤東在上海1924》,算是給自己的演員生涯畫了個句號。可惜,家庭的遺憾一直壓在他心上。他跟祝蕓儀說過好幾次,想跟女兒們和解,但每次都是嘆口氣,沒下文。
2014年12月25日,仲星火在上海黃浦醫院走了,90歲。他走得不太安詳,病床上氣息弱得像線一樣,手里攥著祝蕓儀給他的一塊手帕,嘴里念叨著女兒們的名字。女兒們沒一個來看他,只有小女兒在追悼會上露了個面,站了一會兒就走了。
仲星火走后,祝蕓儀沒拿他多少東西,把他的財產都分給了三個女兒,自己只留了那套小公寓。她一個人守著房子,日子過得孤單但也平靜。2022年,她在街頭碰上了三個女兒,那時候她已經頭發花白,走路得拄拐。她看著她們,慢慢說了句:“你們爸走之前一直在念你們,他沒恨過你們。”
這話像刀子一樣扎在女兒們心上。大女兒低頭哭了,二女兒捂著嘴,小女兒眼淚止不住地流。她們這才明白,爸爸不是不愛她們,只是不會表達。而她們的怨恨,把最后和解的機會都錯過了。
你說,親情和事業到底咋平衡?歡迎在評論區聊聊你的想法,或者說說你跟家人的故事,咱們一起琢磨琢磨,愛到底該咋表達。
參考資料
石川,池曉波.仲星火:從都市“他者”到“海派”傳人[J].當代電影,2015,(07):51-5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