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批示范文本試行的基礎上,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會同司法部、全國律協發布67類示范文本,定于7月14日起在全國法院全面推廣使用。
7月13日,最高法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全面推廣應用67類起訴狀答辯狀示范文本工作答記者問。
▲資料圖片圖據圖蟲創意
該負責人表示,本次新增刑事自訴、執行等自訴狀、申請書文本,行政糾紛還增加行政處罰、許可、復議、協議等起訴狀和答辯狀,都是相關領域常見多發、使用需求最迫切的糾紛類型,這些文本與其他示范文本設計相比有以下特點:
一是文本設計更加貼合實際。比如,執行案件示范文本未按照案由分類設計樣式,主要考慮目前執行案件的案由難以充分體現執行案件類型特點,故選擇需要當事人提交且較為常用的9類申請書制定示范文本。
二是更好提升群眾訴訟能力。如行政領域選取的11類示范文本,主要考慮這11類案件與當事人人身、財產權益關聯更緊密,涉及的事實細節相對較多,如果不進行要素式列舉提示,原告可能對訴訟請求把握不準確或者遺漏關鍵事實,從而影響其合法權益。還比如,在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示范文本“事實與理由”部分,提示自訴人需要寫明涉案生效裁判文書以及申請執行的相關情況,向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提出控告以及公安、檢察機關答復情況,避免自訴人提起自訴時遺漏關鍵要素影響訴訟權利的有效行使。
三是助力糾紛實質化解。如刑事自訴案件示范文本中嵌入附帶民事訴狀相關內容,并在當事人信息、訴訟請求、事實理由、答辯意見等部分做了相應指引。當事人可以按照指引填寫,在提起刑事自訴的同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此外,司法實踐中,利用信息網絡實施侮辱、誹謗行為的訴訟案件,往往會涉及自訴人與網絡平臺的侵權糾紛等相關訴訟的情況。為便于把握案件全貌,統籌案件辦理,促推實質性、一攬子化解,侮辱、誹謗案件示范文本在“事實與理由”部分專門有一欄“自訴人如果與網絡平臺存在相關訴訟,請一并寫明訴訟情況”,對此作了充分釋明。
四是增加特別提示內容。比如,“強制執行申請書”中,增加了有關被執行人可能存在財產不足的兩個提示;“參與分配申請書”中,對一般的受償順位作了提示;在“執行擔保申請書”中,對公司提供擔保作了特別提示等。這些要素內容,既提示當事人及時行使權利,也提示相關法律風險,更利于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該負責人表示,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示范文本應用需求,最高人民法院依托全國法院“一張網”建設成果,通過科技賦能做“乘法”。將示范文本全部要素轉化為結構化數據,嵌入“人民法院在線服務”,支持當事人及其代理律師直接在線填寫制作要素式示范文本。對于案情復雜,涉及填寫內容多、訴訟參與人多,需要調整示范文本表格大小、增加當事人數量的,可以一鍵快速調整。研發并分批上線67類示范文本要素識別智能回填功能,方便當事人、律師進行傳統訴狀的智能轉化,并支持在線預覽、補充修改等。
紅星新聞記者 祁彪
編輯 張莉 責編 官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