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7月8日面向公眾開放。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探展時意外發現,自己家人29年前捐贈的西南聯大徽章竟在展覽上出現,其中一枚徽章被定為國有館藏一級文物。
西南聯大展位
在主題展覽中,北青報記者被西南聯大展位吸引。在一排形似講臺的陳列柜中,展出多件和西南聯大相關的文物,其中包括六枚徽章。在記者的兒時記憶中,姥爺范承義曾向抗戰館捐贈西南聯大徽章。
西南聯大紀念章
北青報記者帶著疑問,找到抗戰館相關部門,得知展出的六枚西南聯大徽章中,確有兩枚是由范承義捐贈。據抗戰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展出的六枚西南聯大徽章中,有學生?;铡⒔搪殕T徽章、院系徽章、紀念章,其中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章、西南聯合大學航空工程系徽章,是由范承義先生捐贈。
《捐贈證書》及文物收據
北青報記者回到家中,找出抗戰館當年頒發的《捐贈證書》,顯示在1996年6月20日,范承義捐贈抗日戰爭時期徽章五件。在收據中確有登記此次展出的兩枚徽章,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范承義1943年考取西南聯大機械系,1945年抗戰勝利,西南聯大于1946年解散,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各自北歸復校,范承義1947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機械系,他在校期間雖輾轉于昆明與北平,但不曾轉過專業,為何會持有航空工程系的徽章?
西南聯大航空工程系徽章
航空工程系的徽章形似鳥類展翅飛翔,徽標上顯示英文字母"NSWAU AE"。抗戰館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徽章上的英文全拼即National Southwestern Associated University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譯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航空工程系,不排除范承義先生在校就讀期間,曾與航空工程系的同學交換徽章。"這件徽章的存世量稀少,因此非常珍貴,已被定為國有館藏一級文物。"抗戰館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西南聯大的展位上,還展出了土木系的徽章,展覽一并介紹了西南聯大的歷史成因——七七事變后,北大、清華、南開三校被迫南遷,1938年2月遷往昆明后更名為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前后共存在8年時間,畢業生約4000人,其中誕生了8位"兩彈一星"元勛、2位諾貝爾獎得主、175位院士,所培養的人才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崔毅飛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