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體育靠實力說話,每一分都必須全力去爭,這才是體育精神最純粹的詮釋。
文 | 蒲 琳
炎熱的拉斯維加斯,卻成為最“冷”大滿貫。激戰正酣的WTT美國大滿貫女單賽場的局面絕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在7月13日舉行的女單半決賽賽場上,代表中國澳門參賽的朱雨玲完成了一場對伊藤美誠跨越了五年的“復仇”。30歲的她以4比2擊敗對手闖入決賽。
在此前的比賽中,朱雨玲一路過關斬將,1/8決賽以3比1戰勝世界第二王曼昱, 1/4決賽淘汰排名世界第十的韓國名將申裕斌。
而此番將與之爭奪冠軍的,則是中國隊的年輕小將陳熠。半決賽上,陳熠在大比分三度落后的情況下三度扳平,并最終以4:3戰勝隊友蒯曼,職業生涯首次打入WTT大滿貫女單決賽。
而就在兩天前的7月11日,陳熠首度擊敗孫穎莎,闖入8強。前乒乓球世界冠軍、賽事解說員郭焱在直播中情緒激動,多次提及讓陳熠 “差不多得了”“懂點事吧”等爭議表述。
也因此,當半決賽最后一球落地,這位年輕的上海小將,握緊拳頭,輕聲呼喊。這一刻,還有人質疑她的能力嗎?
01
“時間過得很快,五年多過去了!”賽后朱雨玲感慨:“這五年,伊藤美誠都在競技場上比賽,而我沒有,她在明處,而我在暗處,所以我在心態上更為輕松。剛入場握手的時候,我感覺到,她的表情十分凝重。”
對于雙方而言,這場跨越時間長河的交鋒意義重大。此前她倆五次交手,朱雨玲三勝兩負,而最近兩次交手(2019年和2018年)卻都是伊藤美誠獲勝。可以說,在朱雨玲乒乓球職業生涯的頂峰遭遇了強勢崛起的伊藤美誠。
奧地利公開賽決賽,伊藤美誠再次擊敗朱雨玲奪冠
很多喜愛乒乓球的年輕球迷,或許不曾體會曾經作為國乒重點培養對象的朱雨玲有多“強”!
1995年出生的朱雨玲曾是與陳夢齊名的國乒女單雙子星。她18歲就殺進世乒賽四強鎖定國乒主力位置,2010年成為世青賽最年輕的女單冠軍,2012年奪得世青賽女團、女單、女雙三冠王,2014年奪得世乒賽女團冠軍、仁川亞運會女團、女雙雙冠王,2015年贏得世乒賽女雙冠軍、國際乒聯巡回賽總決賽女雙冠軍。
2016年,朱雨玲成為全錦賽歷史上首位女單3連冠,奪得國際乒聯巡回賽總決賽女單冠軍。2016年奧運會更是以P卡身份共赴里約;2017年10月,她奪得世界杯女單冠軍,首次獲得三大賽單打冠軍,11月首次登頂世界第一;2018年連奪世界杯、世乒賽和亞運會女團冠軍,2019年實現亞洲杯女單3連冠。
由于師從有“大滿貫之父”美譽的名帥李隼,朱雨玲曾被看好成為下一個“大魔王”。
然而,命運弄人。2020年3月的卡塔爾公開賽成為朱雨玲代表中國隊在國際賽場的最后一役,她在女單四分之一決賽輸給王曼昱。當年8月東京奧運會模擬賽,朱雨玲也因身體免疫系統問題在賽前退賽。
后來,朱雨玲被確診為甲狀腺癌。2021年底,新奧運周期啟程之際,她徹底退役。
患病后的朱雨玲沒有自暴自棄。憑借樂觀頑強的精神,她戰勝了病魔,隨后進入高校深造,攻下博士學位。2023年,朱雨玲入職天津大學體育部擔任副教授。根據天津大學官網信息顯示,目前朱雨玲是天津大學體育部競體中心主任,擔任運動訓練專項授課教師,擔任天津大學乒乓球隊教練員。
命運像是一個輪回,2024年9月,朱雨玲代表中國澳門在WTT澳門冠軍賽回歸曾經的賽場。在復出后第38場比賽,她以3比1戰勝世界第二王曼昱,闖入WTT美國大滿貫八強,半決賽力壓日本女隊僅剩獨苗伊藤美誠闖入決賽。朱雨玲賽后感慨:“時間總是滾滾向前,她不是五年前的她,我也不是五年前的我,我們都是一個全新的自我。”
重新站在世界頂級賽事的舞臺上,朱雨玲用實力證明,自己依然可以成為焦點。
02
對于21歲的小將陳熠而言,這次是她第二次站上大滿貫的賽場。賽前,陳熠給自己定下目標——不留遺憾。提前與世界第一孫穎莎相遇時,她沒想過“爆冷”,更未敢奢望勝利。但當最后一分落地,她以3比1力克莎莎,闖入8強。這位國乒新星說,目標已經實現,“接下來,就是放下包袱,全力以赴”。
然而,賽場外卻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前乒乓球世界冠軍、賽事解說員郭焱在直播中情緒激動,多次提及讓陳熠 “差不多得了”“懂點事吧”等爭議表述。這番言論被網友指責為違背體育精神,存在暗示讓球的嫌疑,更是對運動員拼搏精神的不尊重。
面對洶涌輿情,郭焱于當晚通過社媒視頻公開道歉:“由于我個人在解說比賽中,看到連續兩位主力相繼輸掉比賽,一想到后邊還有日本隊需要去面對,自己也比較著急,情急之下發表了一些主觀臆斷。”她承認言語不當給運動員帶來困擾,并承諾今后將更謹言慎行。
質疑聲未落,陳熠用行動做出了最有力的回應。7月12日女單四強爭奪戰,她遭遇日本名將早田希娜,前三局戰罷比分更是定格為了刺眼的0比3。當時日本隊教練甚至已經在場邊開始慶祝了。
而陳熠就是在這樣的絕境中,實現了4-3驚天逆轉。這場勝利不僅讓陳熠晉級四強,更讓所謂“她沒有這個經驗”的預言徹底落空。體育賽場終究要靠實力說話,而非人情世故的算計。
陳熠的成長軌跡,堪稱新一代乒乓國手的模板。陳熠,2004年出生于杭州。2013年,9歲的她慕名來到上海體育大學中國乒乓球學院(中乒院)訓練——這里是2010年由上海市政府與國家體育總局共建的“乒乓搖籃”,少年班匯聚了全國天賦少年。時任中乒院院長的前世界冠軍施之皓,一眼看中了這個靈巧的小姑娘。
天賦之外,是日復一日的打磨。2019年,陳熠迎來爆發期,在世少賽、世青賽中一人獨攬5冠,一戰成名;2020年,作為中乒院輸送的首位國家隊隊員,她在東京奧運模擬賽中闖入女單16強,成功躋身國家一隊。身高1.77米的她,憑借出眾的護臺面積,與同期成長的蒯曼組成雙打搭檔,在國際賽場屢獲金牌,成為國青隊的王牌組合。
蒯曼/陳熠在去年WTT常規挑戰賽太原站戰勝王藝迪/陳幸同奪冠
進入國家隊5年,盡管出現在大眾面前的鏡頭不多,但每次采訪,陳熠都落落大方,坦誠表達內心的想法。
隨著巴黎奧運會落幕,國乒女隊的“新生代接班”話題愈發受到關注。面對外國運動員如張本美和等小將的快速崛起,在蒯曼之后,陳熠正通過一場場比賽證明自己:2024年乒超聯賽總決賽,作為上海女隊主力助球隊斬獲季軍;去年首次參加中國大滿貫,搭檔徐奕闖入女雙四強;上月舉行的WTT盧布雅爾那球星賽,陳熠先是戰勝了張本美和,成為闖入女單四強的國乒獨苗,隨后以2比3負于長崎美柚,無緣決賽。對陣日乒的一勝一負,無疑是一次很好的鍛煉。
2025年初,陳熠在WTT多哈支線賽女單決賽中戰勝朱思冰奪冠,收獲職業生涯首個重要賽事冠軍。此次美國大滿貫的突破性表現,則是她向世界頂級選手行列邁進的關鍵一步。
當被問及半決賽戰勝蒯曼的感受時,陳熠保持著一貫的低調:“自己和蒯曼水平差不多,今天運氣好一些。”對于即將與朱雨玲展開的決賽對決,她表示:“決賽對陣朱姐,希望自己能全力以赴拼。”
讓我們期待兩位選手在決賽中的精彩表現。說到底,競技體育靠實力說話,每一分都必須全力去爭,這才是體育精神最純粹的詮釋。
資料來源:咪咕體育、北京日報、新民晚報、文匯報
“暴力接生”引質疑,實事求是才能解決問題
印航史上最嚴重空難調查報告披露!駕駛艙飛行員對話公開,很詭異......
“大長今”李英愛也要替夫還債了?
版權說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