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第二季度,中國手機市場呈現出一番熱鬧非凡的景象,兩大國產巨頭 —— 小米和華為,分別在不同維度的市場數據統計中占據榜首之位,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熱議。
供應鏈權威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25 年第二季度(W14 - W26),小米以 16.63% 的份額,在新機激活量方面排名中國手機市場第一,激活量高達 1141.76 萬臺,且同比增長 7.39%。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小米在產品布局和市場策略上的精準發力。在 2000 - 3500 價位段這個競爭激烈的 “兵家必爭之地”,小米在 2025 年上半年一口氣發布了 5 款產品,包括 Redmi Turbo4、Redmi Turbo4 Pro、Redmi K80 至尊版以及小米 Civi 5 Pro 等。這些產品憑借出色的性價比,滿足了廣大消費者對于性能和價格的雙重需求,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戶,為小米在第二季度的新機激活量貢獻了關鍵力量。
就在前兩天,市場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發布的 2025 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報告卻顯示,華為憑借 12% 的同比增長率強勢回歸市場榜首。
華為出貨量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其核心用戶群體極高的品牌黏性。歷經多年技術研發投入與產品創新積累,Mate 70 系列、Pura 70 系列等旗艦機型一經推出便備受消費者青睞。尤其是在高端市場,華為憑借先進的技術、卓越的性能以及獨特的品牌魅力,成功收復失地,產能恢復后用戶積壓的換機需求集中釋放,推動華為出貨量大幅增長。
于是,問題自然而然地擺在了大家面前: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第一?
有網友調侃:”權威市場調研到底是哪家啊?Canalys,Counterpoint算不算權威市場調研?“
還有好事的網友翻出一張圖片,稱“「權威市場調研」原來是一家注冊公司。” 這看似一句玩笑話,實則反映出大眾對于不同調研機構數據差異的困惑與質疑。
不同的統計方式、樣本選取以及統計時間范圍等因素,都可能導致數據結果出現偏差。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不同的調研機構的統計方式不同,Counterpoint統計的是銷量,而有些機構統計的出貨量。
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小米和華為的優異表現,都彰顯了國產手機品牌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等方面的深厚底蘊與強大實力。小米在技術硬核化、品牌高端化、市場全球化、模式生態化等戰略方向堅定前行,通過不斷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逐步提升品牌形象與市場份額;華為則憑借在通信技術、芯片研發等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以及對產品品質的嚴格把控,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并不斷拓展市場份額。
這場榜首之爭,也并不是簡單的數據比拼,它折射出中國手機市場競爭的白熱化程度,也預示著接下來手機行業將朝著更加注重技術創新、用戶體驗以及品牌建設的方向發展。無論是小米還是華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為中國手機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共同推動中國手機品牌在全球市場舞臺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至于誰是真正的第一,或許在不同的評價標準下有著不同的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消費者才是這場競爭最大的受益者,因為他們將擁有更多優質、創新的產品可供選擇。
鄔賀銓院士:除了華為,其他都在用外國芯片!網友:自主可控才是米國忌憚的原因
零跑朱江明:未來中大型SUV賣五六萬,活下來的車企最多為手機廠數兩倍!網友:先騎二輪,坐等實現!
提到殲-10,印尼軍方發言人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美大使污蔑中國偷竊技術!中國專家霸氣回懟:你們根本沒有我們擁有的技術
巴鐵前外長:我們鎖定了20架印度戰機,只選擇擊落其中6架,我們克制!
雷軍隔空回應余承東,小米和華為在汽車方面接下來的競爭中,你更看好誰?
英偉達首席科學家坦言:美國禁令逼走大量人才,大多去了華為,反倒讓中國獲得很大的發展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