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是指長江干流和支流流經的廣大區域,該流域東西寬約3219千米,南北寬約966千米,流域總面積1808500平方千米,約占中國國土總面積的1/5,流經今青海(青)、西藏(藏)、四川(川或蜀)、云南(云或滇)、重慶(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贛)、安徽(皖)、江蘇(蘇)、上海(滬)等11個?。ㄗ灾螀^、直轄市)。長江水系流域面積大于5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0741條,超過8萬平方千米的有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沅江、湘江、漢江、贛江8條。目前我國有4億多的人口居住在這片廣大的區域內,是我國居住人口最多的江河流域。
長江流域是我國水資源、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江河流域。長江多年平均徑流量多達9560億立方米,占全國徑流總量的35%,遠超其他流域。例如黃河流域年均徑流量約580億立方米,珠江流域年均徑流量約3400億立方米,珠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徑流量與長江徑流量相比差距太大。長江流域的水能資源也非常豐富,長江上游流經階梯交界處,支流眾多且落差大,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占全國40%,可利用水能資源占全國一半以上。例如 金沙江的水能資源達1億多千瓦,占長江水能資源的40%,長江流域的湖北段就擁有長江三峽與葛洲壩這兩座大型水能發電站。 ?
長江流域還是著名的“魚米之鄉”之地,這是因為長江流域擁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在氣候條件方面,長江流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雨熱同期,這種氣候條件非常適合水稻等作物的生長。長江流域的地勢低平、河網密布,土壤為肥沃的紅壤,適宜水稻種植。河網密集不僅為灌溉提供了便利,還形成了廣闊的濕地生態系統,有利于漁業發展。長江及其多條支流能夠為區域提供充足的水源,長江全流域水資源總量占全國36%,流域內的湖泊(如洞庭湖、鄱陽湖與太湖)和河流沉積物形成豐富的濕地資源,為淡水養殖提供了天然場所。
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度在14-20℃,四季分明,無嚴寒酷暑,適宜農作物生長和人類居住。長江流域內的丘陵和平原占比約22%,地形相對平緩,適合農業開發;同時上游高山峽谷蘊藏豐富水能資源,中下游平原為人口聚集提供了空間。長江生物資源豐富,流域內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古代人類可依賴狩獵采集為生,同時魚類、河蚌等水生資源補充了蛋白質攝入,促進人類進化。長江流域還擁有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優勢,長江橫跨11省市,促進商貿流通和城市發展;現代更是依托長江形成長江經濟帶,推動工業化與城鎮化進程。 ?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24年末,中國總人口為約14.08億人,相比上年末減少139萬人,這一數據反映了中國人口連續多年的負增長趨勢。而長江流域人口數量則增長到了4.59億人(長江水利網資料)左右,長江流域居住的人口數量占到了全國總人口的32.78%左右,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而隨著國家戰略如《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里持續推動資源整合與產業升級,區域內高鐵、航空、水運等多式聯運體系將會進一步強化了人口和經濟活動的集聚效應。例如,上海、武漢、重慶等核心城市通過水鐵聯運強化區域聯動,將會吸引更多人口和產業落地。
我國長江流域為何能夠成為比較宜居的區域呢?其優勢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長江及其支流為城鄉提供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如上海 、南京、武漢、重慶等沿長江大城市均可以直接取用長江水作為主要水源,豐富的水資源能夠支撐流域數億人口的日常用水需求。長江流域內以平原和低丘陵為主,土地肥沃,利于農業開發和城市建設,如長江中下游平原為糧食生產提供了廣闊空間,也為城市開發提供了土地資源。 ?長江流域氣候適宜,其農業發展基礎穩固。長江流域的煤炭、鐵礦、有色金屬等礦產資源及水能資源為工業發展提供了支撐。這些利好是其人口增長的核心動力。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