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佐治亞州的鄉村,地貌正在以鮮為人知的方式發生變化。曾經只有樹木和安靜的、高大、沒有窗戶的建筑,如今占據了地平線,成千上萬臺計算機服務器忙碌地運轉著。這些就是數據中心——數字世界的物理支柱——它們的快速擴張正在美國各地社區引發爭議和擔憂。
數據中心的興起與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的快速發展密切相關。但隨著數字服務需求的增長,當地資源(尤其是水資源)的壓力也隨之增大。
數據中心需要大量的水來冷卻服務器。在炎熱的天氣里,單個數據中心的耗水量可達數百萬加侖,相當于整個城鎮的日用水量。佐治亞州氣候濕潤,水資源相對豐富,已成為數據中心發展的磁石。然而,這種豐富的水資源也帶來了一些后果。建設熱潮引發了人們對水資源可用性、環境影響以及居民權利的擔憂。
這種緊張局勢在曼斯菲爾德這樣的社區尤為明顯,一些房主表示,他們家的水井因附近的數據中心項目而受到影響。貝弗利·莫里斯告訴BBC:“家里一半功能正常,卻沒有水,我根本沒法住。我沒法喝水。” 莫里斯住的地方離Meta公司旗下的一個數據中心大約400碼。
非營利性弗林特河流守護者組織執行董事戈登·羅杰斯定期采集水樣來監測佐治亞州弗林特河的健康狀況。
盡管企業經常委托獨立研究來證明其符合環境標準,但許多居民仍然持謹慎態度。這場爭論超越了個人的不滿,引發了更廣泛的問題:應該給科技巨頭、家庭和農業分配多少水。
這個問題并非佐治亞州獨有。全國各地數據中心的激增正在給水資源供應帶來壓力,尤其是在那些已經飽受干旱和水資源短缺困擾的地區。一些估計表明,大型數據中心每天的耗水量高達500萬加侖。隨著人工智能應用的普及,預計未來幾年全球數據中心的水足跡將翻一番。
行業領袖們承認這一挑戰,并表示他們正在努力尋求更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一些公司正在投資先進的冷卻技術,例如液體冷卻和雨水收集,以減少對飲用水的依賴。其他公司則與當地組織合作,修復流域并改善水質。
盡管做出了這些努力,但批評人士認為,目前的增長速度是不可持續的,可能需要更強有力的監管來保護當地資源。
隨著數字基礎設施的不斷擴張,關于數據中心和用水的爭論可能會愈演愈烈。對許多居民來說,這些設施的到來意味著經濟發展和生活質量之間的矛盾,而他們越來越覺得這種矛盾對他們不利。
“我不敢喝這種水,但我仍然用它做飯,用它刷牙,”莫里斯說。“我擔心嗎?是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