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灘村口
“一腳踏四縣,雞唱三市響。”在山東泰安市岱岳區下港鎮有一個木營村,地處泰安和濟南的歷城區、萊蕪區、章丘市四地的交界處,被人們稱為“四界首”。木營村下面有一個小自然村,很有一些名氣,村名叫“蒿灘”。
蒿灘位于泰山東麓,附近山清水秀、植被茂密,山巒重疊、溝谷交錯,空氣清新、氣候怡人,每年都吸引著很多游客來觀賞、游玩。
山東的高山不多,泰山是最高的、主峰玉皇頂的海拔高度為1545米;第二高峰在沂蒙山區,最高的龜蒙頂海拔1156米;第三高的是嶗山,嶗頂(巨峰)海拔1132米;第四高的是魯山,主峰大圣峰高1108.3米。
山東沒有很高的山,反映到全省的山村、也沒有地勢很高的,海拔860米的蒿灘村就成了“山東最高的村”。不過,海拔最高并不是只是這個村子出名的原因之一;這個村子更出名的一個,是它盡管只有幾十戶人家,卻有著“中國唯一村轄市”之稱。
齊長城
大家知道,我國有直轄市、省轄市,而村、是一個比市要低幾個層級的行政區劃,怎么在這里出了個村轄市呢?這就要從蒿灘村的歷史說起了。
蒿灘村雖然小,但是歷史悠久。據說,早在晚商時期,蒿灘就已成為村落。那時,巫師進行占卜活動會用到一種叫做《卜辭》的典籍,也就是刻在牛胛骨、龜甲等獸骨甲殼上面的文字,即“甲骨文”記載。
在《卜辭》的甲骨文記載中,有泰山附近“蒿”地的內容;而在甲骨文中,“市”指的是古代人民舉行貿易的場所。蒿灘附近有一段齊長城,是齊魯兩國分界線。當時,為了方便貿易,齊魯兩國在長城沿線的關隘設置了多處“市”,蒿灘即為其中的一個“市”。
“蒿灘市”即是由此得名。秦統一中國后,這段齊長城被廢棄,“蒿灘市”也就漸漸冷落,隨后沉寂千年。直到清朝時,清兵在此地用木樁扎營駐軍,故將此地稱作木營。隨后,蒿灘又逐漸形成村落,并日漸繁興。
蒿灘市郵電局就是一部共用電話
近年來,蒿灘居民為了搞活經濟,又開始啟用“蒿灘市”的名字,并先后設立“蒿灘市政廳”、“蒿灘市郵電局”、“蒿灘大學堂”等建置,諧中有趣。
不過,盡管“蒿灘市”的名字聽起來充滿了“高大上”的意味,似乎能和各直轄市并提并列,但行政上仍然歸木營村管理,所以、蒿灘市是個名副其實的“村轄市”。
說到這里,大家可別因為蒿灘市之是靠玩“噱頭”而嘩眾取寵的;這里地處長城嶺地質公園內,本身就地形復雜,風景宜人,猶如隱于大山里的世外桃源,非常值得一游。
尤其是,蒿灘附近的黑龍潭,據說和濟南的黑虎泉相通、是黑虎泉的源頭。大家有機會、不妨去觀光一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