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數碼訊 7月16日,由瑞物評測室與中關村在線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健康顯示大會以“標準領航 護眼致遠”為主題在北京召開。
各方圍繞顯示技術與視覺健康的深度融合,聚焦標準建設、技術創新與場景落地,為推動健康顯示產業規范化發展、守護全民視覺健康貢獻力量。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董敏表示,全行業需以標準為紐帶形成合力:技術端持續突破護眼核心技術,讓功能更成熟;標準端不斷完善體系,讓市場更規范;市場端則通過真實體驗傳遞“健康顯示”價值,讓消費者感知呵護;同時,每個人也需提升護眼意識,給眼睛“減負”。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教授、國家眼視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顯示與視覺健康分會理事長陳浩教授,從臨床研究出發,分享了顯示設備對視覺疲勞、近視發展的影響機制。他呼吁,企業需跳出“參數競賽”思維,將護眼功能從“被動防護”升級為“主動干預”,結合眼軸發育規律、視覺生理機制優化硬件設計,聯動醫學機構完善健康顯示評估體系,最終實現“技術為健康服務”的核心目標。
京東方LCD產品開發中心總監王凱旋分享健康顯示技術最新成果與規劃,闡述健康顯示的終極目標是為用戶呈現如自然光般舒適健康的顯示方案。他強調,健康顯示的核心在于“自然舒適的創新理念”與“全鏈路協同的創新模式”。
海信顯示事業部預研與技術管理中心總經理王燁東在分享中指出,RGB三維控色顯示技術正成為健康顯示領域的一大突破點,它實現了從單一控色到光色同控,在畫質指數級提升的同時,優化光譜能量分布,降低了藍光占比,減少了反射和眩光。她強調,RGB三維控色顯示技術的護眼價值不僅體現在高端電視產品中,更需覆蓋到多元場景。
TE電子競技俱樂部副總經理、商業化總監李晶指出,全球電競產業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顯示產品訴求已從“極致性能”轉向“性能與健康并重”。他呼吁行業將電競場景納入健康顯示標準體系,依托規范,以“賽事級體驗+醫學級護眼”雙重驗證,為所有電競參與者提供視覺健康保障。
本次大會發布《顯示設備金E護眼認證規范》,該規范由中國電研威凱牽頭,聯合多家龍頭企業修訂,覆蓋藍光抑制、頻閃控制、視覺疲勞度等核心維度,適用于電視、顯示器、手機等主流顯示產品。
《顯示設備金E護眼認證規范》覆蓋液晶等主流顯示設備,從硬件性能到健康影響建立全鏈條評價體系。規范采用“型式試驗+獲證后監督”的認證模式,企業需提交完備資質資料,通過15個工作日專業檢測方可獲證,證書有效性可在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查詢,確保“質量可量化、認證可追溯”。
會上公布的首批“顯示設備金E護眼認證產品”包括:AOC愛瞳圓偏光顯示器Q27G4SL/WS、飛利浦EVNIA舒視藍4.0全球首款圓偏光顯示器27M2N3500UK、卡薩帝藝術電視壁畫M70、海信RGB-MiniLED電視UX,這些產品集中體現了技術與健康的深度融合。
大會特別聚焦青少年學習場景的視覺健康保障,重磅啟動《學練機視覺健康技術規范 第1部分墨水屏》標準制定工作。此次啟動的規范將重點圍繞墨水屏的光學特性、藍光控制、視覺舒適度等核心維度建立量化指標,既兼顧墨水屏“類紙質顯示”的天然優勢,又通過科學標準進一步優化其在長時間閱讀場景下的護眼表現,填補了行業在教育顯示細分領域的標準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