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東南亞像被按了快進鍵:越南簽協議、柬埔寨跟風、印尼砸出天價大單,三個曾與中國深交的國家,在關稅大棒下轉身投美,這不是簡單的“變臉”,而是特朗普“要么交錢要么選邊”的霸權逼出來的無奈,但美國笑得太早了——中國在東南亞的根基,從不是靠“協議綁定”,而是產業鏈的血脈相連,這種深度,340億就能買走么?
倒戈變成挖墳
東南亞的“倒戈”,每一步都寫滿被迫。
越南6月剛加入金磚,7月就與美國簽協議,對美商品零關稅,自家商品被征20%,還特意加了條第三國轉運品征40%關稅。
這就是明牌針對中國。
2024年越南通過這種方式出口的商品占對美貿易額的37%,這條款等于自斷財路,可特朗普一句“支持金磚反美就加稅10%”,越南只能認栽。
柬埔寨則更現實一些,在40%的出口依賴美國的情況下,主要是紡織、鞋類,特朗普威脅征49%關稅,等于要砸掉百萬工人的飯碗。
副首相孫占托與美談判時連細節都沒公開,急著簽約的樣子,活脫脫“為保市場丟面子”。
最狠的是印尼。
跟美國340億美元的協議里,藏著美國最想要的東西:鎳礦優先供應、每年100萬噸美國小麥進口、LNG份額提至30%,甚至開放國家支付網關給Visa、PayPal。
要知道,鎳是新能源電池的“心臟”,中國占全球60%的鎳加工產能,印尼這步棋,等于幫美國繞開中國的資源控制。
可印尼沒得選——美國威脅對其鎳制品征35%關稅,而印尼新能源產業剛起步,得罪不起。
特朗普的得意,藏著霸權的短視。
他以為靠關稅大棒就能撬走中國的伙伴,卻沒算清楚一些事。
越南對美零關稅,意味著美國汽車、農產品將沖垮其本土市場,2024年越南農業GDP占比還達12%,這波開放等于自毀根基。
印尼買美國LNG,價格比中國貴18%,每年要多花4.2億美元,為了短期豁免,長期得當“冤大頭”。
更絕的還是產業上,這招可以說是臭棋。
后院偷家得有本事
越南對中國熱軋鋼加稅,可其汽車、基建用鋼72%來自中國,價格比日韓低15%,加稅后本土車企成本漲22%,最終還是得偷偷從廣西邊境“灰色進口”。
印尼想靠鎳礦換美國技術,可鎳加工的核心設備、專利80%在中國手里,美國給的“技術共享”不過是過時圖紙,沒有中國的冶煉技術,印尼的鎳礦終究是“土疙瘩”。
美國的協議像枷鎖:越南敢恢復對華轉運,40%關稅立刻生效。
柬埔寨若不聽話,49%關稅隨時落下。這種“帶刺的合作”,東南亞國家看得明白。
印尼總統在簽單時特意留了話:“歡迎投資,否則其他國家會代替你”——這個“其他國家”,說的就是中國。
中國的應對,早跳出了“誰倒戈誰忠誠”的表層。
當美國忙著簽協議時,中國在做三件事:穩產業鏈、補短板、拓新局。
越南對鋼加稅?中國鋼鐵企業轉頭在馬來西亞建了新廠,用“馬來西亞加工”避開限制,2025年上半年對馬鋼鐵出口增41%。
印尼搶鎳礦?中國電池企業在菲律賓、新幾內亞找了替代礦源,還加快青海鹽湖提鋰技術,減少對鎳的依賴。
中國與老撾簽了跨境電網協議,把云南的清潔電力輸過去,比美國LNG更便宜穩定。
更關鍵的是“民生綁定”。在越南,中國援建的輕軌每天載30萬人通勤。
在柬埔寨,中企建的紡織廠雇了20萬工人,用的是中國設備、原料,就算柬埔寨對美妥協,也不敢動這條產業鏈。
東南亞的選擇,從來不是“選中美”,而是“在霸權下求生”。
越南加稅是怕被美國制裁,轉身又求中國放寬零部件進口。
印尼簽大單的同時,偷偷給中企留了鎳礦開采配額。
柬埔寨嘴上應著美國,私下還在推進中柬自貿協定升級。
這些小國心里清楚:美國的糖衣裹著炮彈,中國的合作藏著共贏,誰能靠得住,時間會證明。
特朗普拿著340億大單得意時,或許忘了:2018年美國退出TPP,是中國接手穩住了東南亞市場。2020年疫情,是中國的口罩、疫苗撐起了東南亞的防疫。
現在美國來搶生意,可東南亞的公路、電廠、電網,大多印著“中國制造”。
這些根基,不是一張協議能動搖的。
堅持原創不易,歡迎大家點贊評論,關注作者,閱讀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信息來源:
《印尼經濟部長:與美國的關稅討論取得“積極”進展》金融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