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幼兒園的事,有新動靜了。
周六晚上十點,消息放出來——甘肅提級調查褐石培心幼兒園的血鉛問題。
省紀委監委、教育廳、公安廳等,一串部門都參與進來了。
更關鍵的是,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還專門派了人來指導督辦。
這個陣仗,有點不一樣。
之前總聽說“屬地管理”,出了事先讓當地查。可有些事,地方自己查自己,容易卡殼。
比如去年鄰市有個工廠排污的事,當地查了三次都說“達標”,最后省里派人去,才揪出偷排的貓膩。地方上的人情網、利益鏈,有時候真能捆住手腳。
這次不一樣。從天水市提到省里,還拉上國家部委的專家。
生態環境部的人來了,衛生健康委的人也來了。這些人手里的檢測設備、技術標準,比地方上高出不止一個檔次。
紀委監委摻和進來,意味就更深了。
不光查孩子們怎么中的鉛,還得查之前有沒有人捂著不報,有沒有監管的人打瞌睡。
早該這樣了,前陣子有人說孩子血鉛高,社區還出來說‘別造謠’呢。” 公安廳和生態環境廳聯手,目標很明確——找污染源。
是附近工廠偷排?還是土壤早就被污染了?或者幼兒園里有什么不合格的裝修材料?
這些事,得警察帶著環保的人一起查才靠譜。
教育廳和市場監管局也沒閑著。
幼兒園的食品安全、環境管理有沒有漏洞?是不是早有家長反映過問題沒人管?這些都得扒清楚。
有人可能會嘀咕:甘肅自己查自己,能靠譜嗎?
這話沒毛病。但別忘了,國務院的工作組就在那兒盯著呢。他們是來督辦的,不是來旅游的。就像考試的時候,監考老師站在旁邊,想抄答案都得掂量掂量。
而且國家部委的專家也不是擺設。他們帶來的檢測方法、評估標準,都是全國統一的。地方想打馬虎眼,難度太大了。
很少人注意到,這種多部門聯動的調查,其實是在織一張網。紀委監委盯著人,公安廳盯著事,生態環境廳盯著污染源,衛生健康委盯著孩子的健康,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鉤子,把整個事件勾得死死的。
想起前幾年某奶粉事件,一開始也是地方查,查來查去沒結果。最后國家出手,多部門一合力,才把問題全挖出來。
現在就希望這張網能織得再密點。別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污染源,別漏掉任何一個失職的人,更別讓那些孩子白白受了罪。
畢竟,他們才幾歲啊。
那些血鉛超標的數字背后,是一個個睡不好的夜晚,是家長抱著化驗單掉的眼淚。
提級調查不是終點,只是個開始。
得查出鉛從哪兒來,誰該負責,怎么賠償,以后怎么防。這些事,都得有人盯著,盯到底!!
這次的事件真的太惡劣了,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這種傷害幼兒的行為,已經拖了社會的共識和底線,必須查清真相,徹底追責,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