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馬斯克再次語出驚人!他表示:“外界低估中國了!中國并沒有崛起,中國只是恢復了歷史地位,自古就是第一強國,他們有很多聰明的頭腦,會做出許多偉大的事情,DeepSeek就是其中之一…”
現在的中國,華為的5G專利占全球12.42%,全球每10個5G專利就有一個多是華為的。大疆的無人機更厲害,全球70%的市場都被它占了,不管是美國農場播撒農藥,還是非洲草原監測野生動物,天上飛的大多是大疆的“小飛機”。
比亞迪更絕,2024年賣了427萬輛車,比2023年多賣了127萬輛,相當于每天多賣出3500輛。這些數字看著嚇人,其實就是老祖宗“MadeinChina”基因的延續。
中國量子計算機“祖沖之三號”和谷歌的“柳木”芯片同時達到105個量子比特,“本源悟空”量子計算機已經給全球139個國家的用戶算了32萬次賬。
航天更不用說,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帶回2公斤月壤,美國NASA都得找咱們要樣本。這些事兒要是擱在宋朝,估計得被寫成《天工開物》的續集。
中國能恢復發展到現在這種程度,靠的還是人。2024年STEM畢業生超過500萬,相當于每天有1.3萬人從實驗室、車間里走出來。
研發投入更是舍得花錢,一年砸進去3.6萬億元,比好多國家的GDP還高,占GDP的2.68%。就拿基礎研究來說,一年花了2497億元,專門琢磨那些“沒用”的事兒,結果量子計算、人工智能這些“沒用”的東西,現在都成了香餑餑。
更絕的是,人才還愿意回來。以前留學生出去大多不回來,現在每年回來的比出去的還多。就像大疆的創始人汪滔,當年在香港讀書,畢業后直接在深圳創業,把無人機做成了全球第一。這種“海歸+本土”的組合,就像老中醫開新藥方,既有經驗又有創新。
現在中國的基建,其實是在復刻古代的輝煌。宋朝那會兒,大運河連通南北,泉州港商船云集,現在不過是把運河換成了高鐵,把帆船換成了集裝箱船。
2024年高鐵里程4.8萬公里,能繞地球赤道一圈多,5G基站425萬個,平均每萬人有30個,比美國多一倍還多。
港口更夸張,全球前十的港口中國占六個,上海港一年能裝5150萬個集裝箱,相當于每天有14萬個集裝箱進進出出。
這些基建可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實實在在的“生產力”。就像古代絲綢之路讓中國貨賣到歐洲,現在中歐班列把義烏的小商品、重慶的汽車零件送到歐洲,一天能跑1000公里。這種“物流+制造”的組合,讓中國成了全球供應鏈的核心。
馬斯克提到的DeepSeek,其實是中國AI領域的一個縮影。這個公司開發的AI模型,處理10萬字文本準確率能達到95%,訓練成本卻只有GPT-4的1/20。
更厲害的是,他們把代碼開源,吸引了全球80萬開發者一起玩。這就像古代的造紙術,中國發明了傳給全世界,現在AI技術也在走這條路。
其實不只是DeepSeek,中國在AI領域已經有了完整的生態。從華為的昇騰芯片到百度的文心一言,從商湯的人臉識別到科大訊飛的語音助手,這些公司就像古代的“百工”,各自在自己的領域里鉆研。
有人說中國現在GDP占全球19%,還沒回到1820年的33%,但從1978年到2024年,中國GDP增長了180多倍,平均每年增長9.2%。這種速度,在人類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更關鍵的是,中國現在的經濟結構和古代不一樣了,制造業占全球30%,高科技產品出口占40%,這些都是古代沒有的“新家底”。
就像馬斯克說的,中國有很多聰明的頭腦。這些頭腦正在把老祖宗的智慧和現代科技結合起來。比如古代的“四大發明”,現在變成了5G、高鐵、量子計算、人工智能“新四大發明”。這種“復古+創新”的模式,讓中國既能保持歷史的厚重感,又能跟上時代的節奏。
有人擔心中國恢復地位會威脅世界,但看看歷史就知道,中國強大的時候,帶來的是繁榮和交流,而不是戰爭。漢朝的使者張騫通西域,唐朝的高僧玄奘取經,明朝的鄭和下西洋,都是帶著禮物去交朋友?,F在的中國也是一樣,用高鐵、5G、量子計算這些“新禮物”,和全世界一起玩。
所以,馬斯克說得對,外界確實低估了中國。但這種低估,其實是因為他們沒看懂歷史。
未來的中國,只會讓世界越來越驚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