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野心,似乎已經不僅僅局限在中東地區了。
近日,以色列反對黨“未來黨”的一名議員公然赴臺活動。他不僅會見了臺當局的所謂“副總統”和“外長”,返國后還在社交平臺與臺方人員互動“秀恩愛”,甚至在以色列媒體上撰文,將臺灣稱作“國家”,對中方立場公然挑釁。
【以色列議員赴臺活動】
對此,中國駐以色列使館發言人迅速做出回應,強調這一行為嚴重毒化中以關系,違反了以色列在“一個中國”問題上的政治承諾,中方已提出嚴正交涉,并要求以方盡快澄清、消除不良影響。
要知道,外交層面的語言向來都是很講究分寸的,但這次大使館的表態可以說是極為罕見的嚴厲。這說明中方對以色列已經近乎忍無可忍的地步了。
在當前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可觸碰的“底線”和“逆鱗”,而對于中國來說,臺灣問題就是“逆鱗”中的“逆鱗”,決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插手。而以色列,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挑釁中國底線。
事實上,這并不是以色列第一次在臺灣問題上蹦跶了。早在今年4月,以色列議會的所謂“友臺小組”主席杜伯斯基便帶隊“竄訪臺灣”,還公開鼓吹所謂“民主盟友”之間的合作,引發中方強烈不滿。
不僅如此,早前以色列還被曝出與臺灣地區在軍事、情報領域存在合作。去年爆發的一起針對黎巴嫩真主黨的爆炸案中,涉事設備竟然是來自臺灣廠商的“傳呼機”。
【以色列或與臺當局存在軍事合作】
更“爆炸”的信息來自臺灣政壇人士——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他曾公開表示,以色列正在幫助臺灣地區訓練網絡作戰力量,并具體點出“明倫公宅旁的三棟樓”就是訓練基地。這種直接點名式的爆料,如果屬實,早已不只是“交流”那么簡單,而是赤裸裸的干涉中國內政,甚至觸碰國家安全。
或許可能會有人為以色列開脫,說這是以色列部分官員的做法,并不代表以方的官方態度。但從以官員這一系列密切動作來看,要說內塔尼亞胡政府對此毫不知情,顯然沒有任何說服力。
對此,中方駐以色列大使館發言人的警告也別有深意。發言人明確指出,中國與以色列建交已有30余年,在建交公報中,以方清楚寫明“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番話的意思很明白,以色列自己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如今又公開推翻,相當于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這不是在給中國找麻煩,而是在給以色列以及內塔尼亞胡丟臉。
更值得警惕的是,以色列部分政客的這些動作,背后極有可能是美國在操控。
我們都知道,以色列在地緣政治上深受美國影響,尤其在當前加沙戰爭、伊朗核談、內政危機多重壓力下,內塔尼亞胡政府有“明顯的捆綁美國”、借臺海話題向外轉移矛盾的強烈動機。而一些以色列政客也可能“借臺敲門”,試圖用臺灣牌在華盛頓贏取更多安全或資金支持。
【內塔尼亞胡默許以官員在臺灣問題上的試探】
但不管是美國的操控,還是內塔尼亞胡的故意挑釁,他們都忽略了一點:中國不是那個可以被輕易試探的國家。
在過去,中國曾在對美、對歐、對日韓問題上多次展現“靈活與克制”,但每一次克制的背后,都有一個前提——尊重中國的主權底線。如今,以色列直接掀了桌子,中國更是沒必要繼續克制了。
此次中方大使館的公開警告就是給以色列的最后一次機會。其意思表達的很明確:如果以色列政府真心重視中以關系,就必須立刻劃清界限、糾正錯誤、約束個別政客的危險言行,盡快消除惡劣影響,給中方一個交代。
但如果以色列政府對此置若罔聞、繼續裝聾作啞,甚至默許、縱容類似挑釁行為,那么中方必將反制,而到了那一步,吃虧的絕不會是中國,而是以色列。
為什么這么說?不說別的,就說經濟層面上,中國是以色列在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還是其科技產品和農產品的重要出口市場。一旦關系降溫,受打擊最大的將是以色列那些依賴中國市場的企業——不僅意味著市場損失,還可能錯失中國所帶來的投資、技術轉化機會和中東“再出口”通道。
另外,中國近年來和海灣國家以及伊斯蘭世界的關系日益緊密,尤其是促成沙伊和解一事,更是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在中東的聲望,如果這個時候以色列與中國交惡,很可能會被整個阿拉伯世界“另眼相看”,在國際輿論場失去平衡感,也失去斡旋余地。
簡而言之,臺灣問題是中國國家利益的“高壓線”,誰碰誰受傷。中國這次已經明確表態,不會再忍讓、不會再妥協。
正如中國一句老話:事不過三。以方還想繼續試探,代價可能比想象中更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