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101頂樓的一張合影,最近把以色列推上了風口浪尖。
照片里,以色列議員奧爾默特和“臺獨”分子并肩微笑,更刺眼的是,他還在社交平臺上把臺灣標成了“國家”。這事兒一曝光,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的外交照會立馬就到了——這可不是普通的文件,明擺著是給以色列敲了記警鐘:碰中國的核心利益,沒那么容易。
說起來,這已經不是以色列第一次犯糊涂了。2003年,另一個也叫奧爾默特的(當時是副總理)就竄訪過臺灣,結果呢?中以高層往來直接停了兩年?,F在舊戲重演,很難讓人相信是“不小心”——到底是記性太差,還是覺得中國好欺負,敢一再拿臺海問題當政治賭注?
以色列怕是忘了,自己的日子能過得這么滋潤,多少得靠中國“輸血”。
先看看實打實的利益捆綁:中以年貿易額超228億美元;中遠接手后,海法新港的貨運量直接翻倍;以色列人用的民用無人機,10架里有9架是深圳大疆的;上海復星還握著以色列頂尖激光醫療公司60%的股份。過去十年,這個只有900萬人口的國家,從中國拿了235億美元的投資。說句實在的,以色列的“創新光環”,背后少不了中國的資本和市場撐腰。
但奧爾默特那條“惹事”的動態一發,特拉維夫股市里,所有跟中國沾邊的股票齊刷刷跌了5%以上。資本從不說謊,這就是最直接的警告。緊接著,以色列商界大佬的電話快把總理辦公室的線給打爆了——誰都知道,這損失得算在那個不懂事的議員頭上。
可這還只是開始。
最近有消息說,以色列引以為傲的柑橘出口,想拿到中國的許可證,正遭遇“技術性延遲”。這四個字聽著輕,背后是多少果農急得跳腳?更關鍵的是,中以年度高級創新聯委會會議,直接被“無限期推遲”了。要知道,這可是兩國技術合作的“導航儀”,說停就停,可見中國的態度有多堅決。
中國式的懲戒,向來不聲張卻夠狠:不喊打喊殺,專挑經濟和合作的要害下手。就像地中海上的烏云,看著慢,壓下來時誰也躲不開。
以色列的政客們,怕是還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他們總覺得美國航母能永遠罩著自己,卻忘了美軍第七艦隊在臺海栽過的跟頭;炫耀“鐵穹”攔截系統多厲害,卻不知道中國的天基雷達早把整個中東看得清清楚楚;吹噓自己情報網厲害,卻沒發現加沙的地下隧道里,華為5G設備早成了抵抗力量的“傳聲筒”。
更糊涂的是,他們似乎以為能靠踩中國紅線,從美國那里換點好處。可看看美國的反應——被問起這事,國務院發言人就輕飄飄三個字“不予置評”。這態度還不夠明顯嗎?美國自己都不想趟這渾水。
別忘了,當年特朗普硬把耶路撒冷定為以色列首都,引發全球反對,中國在安理會可是明確投了反對票的?,F在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越來越弱,沙特和伊朗都握手言和了,海灣國家紛紛轉頭向東方找機會,以色列卻還想著靠“惹中國”博存在感,這不是逆潮流而動嗎?
以色列的政治精英們該醒醒了: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不是擺設。上次聯合國安理會,中國代表一援引這部法律,全場35國代表的目光都齊刷刷投向以色列——這就是現實,誰站錯隊,誰就得承擔后果。
現在以色列駐華大使館透風,說中以年度高級創新聯委會會議“無限期推遲”。這會議有多重要?它是兩國技術合作的“方向盤”,一旦停擺,以色列多少創新企業得哭暈在廁所?
說句不好聽的,以色列要是繼續執迷不悟,非要在危險的邊緣試探,遲早會被時代甩在身后。沙伊復交了,海灣國家都在跟中國加深合作,這時候得罪最大的市場和金主,不是自斷生路嗎?
那張在臺北101拍的合影,笑得越開心,未來以色列可能哭得越兇。畢竟,惹誰不好,非要惹中國——這個道理,早該刻在骨子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