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一架IL-76運輸機——長期以來一直是俄羅斯秘密軍事空運的代名詞——在被追蹤到短暫降落在德黑蘭后返回俄羅斯領空,再次吸引了全球關注,也引發了關于其可能向陷入困境的中東盟友伊朗運送了什么物資的激烈猜測——多位地區防務分析人士稱,人們普遍認為這架IL-76在伊朗首都的短暫停留涉及卸載性質不明的貨物,但目前尚無官方或獨立消息證實機上究竟裝載了什么。
這一最新目擊事件符合2024年全年記錄的類似IL-76飛行模式:俄羅斯運輸機多次在德黑蘭梅赫拉巴德機場短暫降落,隨后返回俄羅斯,每次到訪都引發關于秘密武器轉讓的議論,但至今缺乏確鑿證據。
開源情報(OSINT)追蹤者——如今已成為追蹤這些隱秘飛行的關鍵力量——多次發現,這些降落事件與伊朗防空戒備突然升級、西部與以色列邊境附近新增防空部署,或重型裝備向敏感軍事區域移動等情況相關。
盡管猜測范圍從先進戰斗機部件、尖端防空雷達到“沙希德”系列無人機庫存不等,但資深安全專家警告,由于缺乏衛星圖像或泄露的海關清單來證實相關說法,這一事件的敘述仍存在諸多空白。
伊朗長期以來對俄羅斯多次推遲履行Su-35多用途戰斗機這一備受關注的銷售合同感到不滿,據悉,伊朗領導層已向俄羅斯發出嚴正警告:在伊斯蘭共和國的空中作戰優勢面臨以色列持續壓力之際,進一步拖延可能會侵蝕雙方的信任。
IL-76作為蘇聯時代軍事空運的標志性機型,以其堅固耐用著稱,能夠運送多達50噸貨物(包括坦克、導彈系統或救災物資),航程超過4000公里,即便在惡劣條件或未鋪設跑道的情況下也能起降。該機由伊留申設計局于20世紀60年代末設計,旨在滿足蘇聯空軍對戰略運輸機的需求,用于為偏遠的西伯利亞前哨基地補給,1971年首飛后迅速成為俄羅斯冷戰時期后勤力量的支柱。如今,IL-76不僅是俄羅斯軍隊的主力運輸機,還在亞洲、中東和非洲多國服役,包括伊朗——伊朗看重其多功能性以及相對不受西方制裁供應鏈限制的特點。
最近這次在德黑蘭的降落正值伊朗面臨巨大壓力之際:在為期12天的伊以沖突中,以色列發動了毀滅性的精確打擊,圣城旅的主要倉庫和無人機組裝廠被夷為平地,伊朗急需補充其受損的無人機、導彈系統和防空節點庫存。
由于伊朗的大部分軍事工業受到西方制裁和數十年技術禁運的制約,俄羅斯作為“最后的供應商”的能力——無論是提供Su-35戰斗機、S-300系統升級還是雷達增強設備——對伊朗而言既是生命線,也使其日益依賴俄羅斯。
然而,這種“以物易物”式的合作關系已顯裂痕。伊朗國防規劃者越來越擔心,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的巨大消耗可能會限制俄羅斯履行新承諾的能力,尤其是那些在頓巴斯前線同樣急需的高價值系統。
一些軍方內部人士推測,這些IL-76航班可能并未運載完整的武器平臺,而是關鍵備件、替換雷達模塊或電子戰設備,旨在維持伊朗的作戰準備狀態,同時避免引發西方的直接報復。另有地區觀察人士提出理論稱,這些航班可能反映了一種互惠安排——德黑蘭或許正向俄羅斯提供更多批次的“沙希德”無人機或彈道導彈,將其大規模生產的武器再出口,以支持俄羅斯在東歐陷入困境的部隊。
這種交易性動態凸顯了俄伊防御軸心的模糊性和高風險性——這是一場基于對西方共同敵意的權宜婚姻,但頻繁因優先級不匹配以及對雙方從每次運輸中獲益多少的猜疑而經受考驗。而對以色列而言,向伊朗轉讓先進的Su-35戰斗機,甚至S-400“凱旋”這類現代化遠程防空系統,都將構成重大轉變,可能削弱以色列國防軍未來對伊朗核設施和導彈基礎設施進行精確打擊的能力。
這正是IL-76的降落——無論多么短暫——持續受到西方衛星群和信號情報單位密切關注的原因,各方都在搜尋能表明運輸物資從備件升級為改變游戲規則的硬件的蛛絲馬跡。
然而,迄今為止,由于缺乏確鑿證據,全球防務界仍需在猜測的迷霧中行事,謠言在社交平臺上的傳播速度往往超過任何實地真相的核實進度。對伊朗而言,緊迫性再明顯不過:其防空系統仍脆弱不堪,無人機艦隊因以色列的攔截而受損嚴重,老化的戰斗機中隊與受益于西方下一代升級的地區對手相比,越來越相形見絀。
與此同時,俄羅斯也面臨自身限制:國防預算因戰場消耗不斷增加而捉襟見肘,需要維持對北約東翼的可信威懾,同時還要維持對其在海灣地區為數不多的可靠伙伴之一的武器供應渠道。
毋庸置疑的是,這些IL-76航班雖然短暫,卻將繼續給本已動蕩的中東安全格局投下長長的陰影——在這個地區,每一個隱秘的貨艙、每一次未經證實的卸載,都可能改變聯盟關系、重塑威脅評估,并加劇持久的代理人沖突循環。
在衛星圖像、海關泄密或官方披露揭示每個貨艙內的物品之前,全球防務界必須繼續在猜測中前行。對伊朗而言,問題在于這些秘密運輸能否轉化為有意義的戰場優勢,或者這種源于制裁和需求的聯盟是否會像許多類似伙伴關系一樣,成為一把雙刃劍。
目前,從特拉維夫到利雅得的地區各國首都,以及華盛頓和布魯塞爾的情報機構,都在持續監視天空,等待下一份飛行清單——因為每一次降落都是這場中東權力平衡棋局以及不斷演變的俄伊戰爭機器中一個關鍵線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