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劇本重演意大利:徐澤偉被捕暴露美國政治圍獵新戰場
徐澤偉,上海機塔半導體信息技術主管,在米蘭馬爾彭薩機場的遭遇宛如昨日重現。7月3日,他與妻子剛落地便被意大利警方扣押——這場精心設計的“攔截”,完全依照美國聯邦調查局提前部署的劇本上演。美方給出的理由空洞而熟悉:指控他參與“國家支持的黑客組織”,并涉嫌竊取2020年美國新冠疫苗研發數據。
這場景何其眼熟?
四年前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機場的遭遇,如今在意大利被精準復刻:同樣的機場突襲、同樣的跨國拘捕、同樣基于美方主導的模糊指控。從孟晚舟的“違反制裁”,到徐澤偉的“黑客指控”,美方甚至連劇本都懶得徹底更新,僅更換了舞臺與主角。
更令人憤慨的是指控的荒謬與證據的空洞:
辯護律師一針見血:2020年徐澤偉曾丟失手機,信息或遭盜用;“徐澤偉”在中國重名率極高,何以保證對象無誤?“哪個黑客會愚蠢到使用真實姓名作案?”
美方所謂“竊取疫苗數據”的指控更顯蒼白無力——2020年全球疫苗研發競賽中,中國成果斐然,有何必要竊取他人?這頂“政治帽子”根本經不起推敲。
為何美國執著于“意大利舞臺”?其戰略意圖昭然若揭:
1. 精準打擊中國崛起命脈:上海機塔半導體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中堅力量。當孟晚舟案劍指華為這一通信巨頭時,徐澤偉案則直指中國正全力突圍的芯片領域。美國意圖通過扣押核心技術人員,扼住中國高科技發展的咽喉。
2. “長臂管轄”的盟友工具化: 美國深諳躲在幕后、驅使“盟友打手”的策略。從加拿大的孟晚舟案到意大利的徐澤偉案,本質都是利用第三國法律體系充當執行工具,為美國的政治打壓披上“合法”外衣。意大利正滑向成為“下一個加拿大”的危險境地。
3. 制造寒蟬效應:若徐澤偉最終如孟晚舟案初期般陷入漫長引渡拉鋸戰,甚至被送往美國,將對中國高科技企業高管形成巨大心理震懾,干擾其正常的國際商務活動。
孟晚舟案已在全球面前揭穿了美國的政治操弄,徐澤偉案卻證明其變本加厲。** 相同的配方(模糊指控+第三國執行),相同的味道(證據缺失+政治意圖),只是戰場從通信領域轉向了更核心的半導體博弈。
美國的雙重標準在意大利陽光下暴露無遺:口口聲聲標榜法治與自由,行動上卻將意大利司法體系異化為圍獵中國技術精英的陷阱。徐澤偉被拘于布斯托阿爾西奇奧監獄的困境,是美式霸權對國際規則的無情踐踏。
這“意大利重演”絕非偶然,而是美國遏華戰略的危險升級。若此模式得逞,難保德國、法國不會成為下一幕的舞臺,全球商業環境將陷入美國政治綁架的陰影。
中國唯有以更堅定的外交與法律手段破局,支持意大利司法獨立審查此案,并在國際舞臺持續揭露美方行徑。世界更需警醒:放任美國將跨國法律工具化,最終損害的是全球化基石與所有國家的安全發展權。
美國“政治綁架”的戲碼反復上演,其遏華焦慮已扭曲為對國際規則的系統性破壞。當法律淪為圍獵的獵槍,所謂“自由市場”的遮羞布正被徹底撕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