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省淮北市臨渙化工園區舉辦了一場由該市先進高分子材料產業鏈黨委牽頭組織的產需對接活動。產業鏈黨委協調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專家團隊分享最新科研成果,企業現場結合自身技術瓶頸和合作需求開展交流。
“從技術對接到達產增效,產業鏈黨委全程護航,真正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參與活動的安徽瑞柏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洪呈祥感慨道。得益于技術專家幫助攻克技術難題,該企業預計年增效超千萬元。
這一場景是淮北市以產業鏈黨建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縮影。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淮北市通過“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轉型策略,正全力打造先進高分子結構材料、鋁基高端金屬材料及汽車零部件、綠色食品和高端裝備制造、其他新材料(高嶺土)四大優勢產業集群。然而,產業鏈條短、企業協同弱等問題一度制約發展步伐。如何破題?淮北市持續深化產業鏈黨建工作,通過組織共建、難題共解、發展共促,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協作堵點,為高質量轉型發展注入“紅色動能”。
沿著產業鏈織密建強組織鏈,是抓好產業鏈黨建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今年,淮北市聚焦產業發展實際,在前期探索的基礎上,創新出臺相關文件,成立由市委主要負責同志任書記,四大優勢產業黨員任鏈長,相關涉企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產業鏈綜合黨委,著力構建“1+4+N”組織體系:“1”即1個市級產業鏈綜合黨委統籌全局,“4”即4大優勢產業鏈黨委分鏈施策,“N”即N個鏈上企業黨組織整體聯動,切實以嚴密的組織體系構建完善產業鏈黨建工作大格局。
淮北市委組織部牽頭對市級產業鏈綜合黨委及各成員單位職責、工作制度等進行明確,細化完善深化產業鏈黨建工作的共性清單及個性清單,通過定期發布任務、召開聯席會議、開展調研評估等,保障各項工作運轉。
“單打獨斗難成勢,必須通過黨建串聯產業鏈上下游,形成發展合力。”淮北市先進高分子材料產業鏈黨委副書記、淮北市發展改革委二級調研員單增華說。在這一機制的推動下,一條條產業鏈正加速向高端化、集群化邁進,成為淮北轉型發展的強勁引擎。產業鏈黨委不斷加強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院所合作,統籌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努力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
當地化工領域龍頭企業——安徽碳鑫科技是一家以甲醇、乙醇生產為主,著力布局非糧乙醇技術新賽道的科技型企業。“多虧產業鏈黨委搭橋,我們與碳鑫科技達成原料直供協議,每年節省物流成本近80萬元。”安徽巨成精細化工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方暉說。這一“鏈上”合作源于產業鏈綜合黨委開展的“問題幫辦?助企發展”活動。據了解,通過梳理鏈上供需清單,該活動促成10余對上下游企業協同配套。此外,針對企業共性需求,產業鏈綜合黨委還推出“黨建益企直通車”“鏈主領航計劃”“相城鏈管家”三項行動,服務鏈上企業培育壯大。
產業鏈黨建不僅破解了單個企業的困境,更推動了全鏈升級。在鋁基高端金屬材料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黨委牽頭組織開展“金點子助企”活動,通過技術創新聯盟,組織力幕科技、中基電池箔等企業聯合攻關“雙零鋁箔”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數據更有說服力。淮北市四大產業鏈覆蓋規上工業企業350余家;統計監測顯示,四大優勢產業在建工業項目193個。今年一季度,四大優勢產業簽約立項項目45個,協議投資額116.2億元,先進高分子材料、鋁基產業產值同比分別增長15.2%、158.9%。“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鏈上組織共建、資源共享、人才共育’,打造更多案例。”淮北市產業鏈綜合黨委辦公室主任、淮北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池圣洲表示。(經濟日報記者 梁 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