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曉報訊(記者 曾慶芳)今年以來,宿州市圍繞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脫貧人口、退役軍人及殘疾人等重點群體,精準施策,通過崗位開發、觀念引導、勞務協作等多項舉措,織密就業保障“兜底網絡”。
聚力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強化崗位開發,充分發揮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等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方面的示范作用,累計開發各類政策性崗位7100余個,其中開發青年就業見習崗位4044個。通過“線上事跡展播+線下主題分享”等形式,開展青年就業創業觀念引導,覆蓋青年3500余人次;組織青年就業引航活動19次,邀請各行業優秀青年宣講,幫助4100余名大學生立足實際、找準定位;開展宿州市“青年學子企業行”活動,通過實地參觀、與企業HR面對面等,幫助150余名學生提前體驗就業環境、了解就業前景;組織來自20余所高校的620余名大學生走進鄉村振興一線,通過田間課堂深化就業認知。引導留宿就業,組織開展“人才歸宿·新春送崗”青年學子新春大型招聘會、“人才歸宿·職引未來”春季雙選會、“人才歸宿·筑夢青春”招才引智高校行等招聘活動10余場次,提供就業崗位1.5萬余個,達成留宿就業意向1598人次。
全力促進農民工就業。引導返鄉就業,充分利用“春節”“夏收”等農民工返鄉之際,組織開展“接您回家”“春風行動”“喜看新變化”等活動,宣傳家鄉發展變化和就業創業政策,引導農民工返鄉留宿就業創業。強化勞務協作,先后與省內外18個地市、縣(區)建立常態化企業用工信息共享和交流協作機制,有效促進區域間人力資源流動。全面落實脫貧人口跨省務工交通補貼政策,有效促進區域間人力資源流動。上半年,累計轉移就業177.28萬人。泗縣精心打造“泗州焊工”勞務品牌,發揮行業協會帶動作用,堅持品牌化發展,年帶動就業6.8萬人,有效提升了本地勞務輸出競爭力。實施以工代賑,圍繞城鄉融合發展和農業農村領域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以工代賑項目謀劃儲備力度,吸納農村勞動力、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就地就近就業。上半年,全市實施“重推”“農推”項目共計65個,吸納1.61萬人就業,發放勞務報酬2.26億元。聚焦技能提升,組織實施“農民工培訓專項行動”,先后為1.03萬人次農民工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市商務局深化農村電商人才培訓,開展直播帶貨等技能培訓,累計培訓5萬人次,帶動6000余人在電商領域就業,有效激活鄉村就業新動能。
著力做好脫貧人口就業,深入實施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嚴把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入口關、管理關、出口關”,通過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脫貧人口就地就近就業3.82萬人;39家就業幫扶車間生產穩定,帶動就業1575人,全市脫貧人口務工就業規模達16.97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108.09%;發放務工交通就業補助資金492萬元,惠及脫貧勞動者1.61萬人。
做好退役軍人、殘疾人等群體就業,每月常態開展退役軍人“就業啟航服務日”活動,先后在佳力奇公司、吾悅廣場等場所開展“就業啟航服務日”活動5場、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8場、直播帶崗4場,面向200余家優質企業征集就業崗位9425個,達成就業意向200余人次。扶持殘疾人創業就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413人次,擬新增投入資金554.2萬元,扶持殘疾人創業者780人。
來源:拂曉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