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第一周,民航局與成都邊檢站同步公布“期中成績單”——
今年上半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與雙流國際機場共運送旅客4350.36萬人次,同比增長約2.90%;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員突破300萬人次,同比增幅達11.2%,出入境航班超2.3萬架次,同比增長15.7%。
這組數據的背后,是成都作為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航空口岸“領頭羊”的地位——出入境人員與航班量均穩居中西部第一,充分彰顯出國際航空樞紐的強勁輻射力。
看好巨大潛力:
國內外航司紛紛布局
今年以來,國內外航司紛紛加碼布局成都。
韓亞航空3月31日復航成都至首爾航線并填補夜間飛行時段空白。其負責人坦言,“我們看好成都在文旅融合與商務交流領域的巨大潛力,這是我們選擇加碼布局的核心原因。”
越捷航空在開通成都至胡志明市航線的基礎上,于7月1日新增河內直飛天府機場航線。該航司負責人認為,“胡志明市與河內都是東南亞重要的中轉樞紐,兩條航線的聯動將為兩地經濟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
國內航司同樣積極發力。春秋航空6月下旬復航成都至金邊、曼谷航線;四川航空在6月30日開通成都-伊斯坦布爾-雅典航線……
這些航線的背后,是成都對全球旅游市場、商務資源的精準把握,也是其構建“立體式”對外開放格局的主動作為。
引進來走出去:
鏈接全球激發成都動力
對入境的國外旅客而言,更便捷的交通意味著更深度的體驗——從巴黎直飛成都的游客,可在落地后兩小時漫步杜甫草堂;從檳城飛來的商務人士,借助高效的航線網絡,上午洽談合作,下午奔赴國內各大城市考察市場。
對成都而言,航線是“迎客來”的通道,更是“走出去”的跳板。依托成都直飛馬德里的航線,四川的特色農產品、文創產品得以更快捷地進入歐洲市場,“蓉品出海”的步伐愈發穩健。
這種“引進來”與“走出去”的良性互動,正是成都文旅融合開放的生動寫照。
隨著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等便利措施的落地,境外旅客在蓉的消費體驗不斷優化。截至今年7月1日,從成都航空口岸入出境的外國人達79萬余人次,同比增幅高達58.5%。
值得關注的是,享受單免、互免及過境免簽政策入境的外國人達28.7萬余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2倍。政策的“磁吸效應”充分顯現,讓成都成為國際友人眼中的友好城市。
快交通慢生活:
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進入7月,暑運的大幕已然拉開。據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截至6月24日,成都躋身暑期熱門城市第五位。航旅縱橫預測,暑運首月,入境成都的航班機票預訂量超15萬張,同比增幅約21%,預計入境航班量將突破1800班次,同比增長11%。
未來,隨著天府機場二期工程的推進、更多國際航線的開通、智慧航空服務的深化,成都的國際航空樞紐功能將進一步增強。
但這座城市的追求不止于此——在“航線貫五洲”的基礎上,成都正著力讓國際游客“慢下來”,在寬窄巷子的茶座里品味蓋碗茶的醇厚,在蜀繡工坊中感受非遺技藝的精妙。這種“快交通”與“慢生活”的結合,正是成都文商體旅融合開放的獨特魅力。(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胡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