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招“關稅大棒”玩得真是爐火純青。當地時間7月10日,他突然宣布對加拿大商品征收35%的高關稅,理由是加拿大對美國奶農征收“極高關稅”,威脅到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這哪是談判,分明就是下戰書。更絕的是,過去一周,已經有23個國家收到了類似的關稅信函,包括日本、巴西、韓國這些主要經濟體。特朗普還放話,沒收到信的國家也得交20%或者15%的關稅,這不是重啟全球貿易戰是什么?
加拿大這次被盯上,說是意外也不意外。作為美國最大的商品買家和供應國,經濟命脈和美國綁得死死的,按理說應該是“鐵桿盟友”,結果還是沒能逃過一劫。不過仔細想想,這也在情理之中。特朗普重返白宮后,政策主軸就是“美國優先”,他需要拿出強硬的貿易姿態,追求短期“戰果”給選民看。盟友可比對手好拿捏多了,反正就算鬧翻了,也不怕他們真的反水。而且美國國內經濟一團糟,通脹高企、失業上升、制造業疲軟,總得找個“替罪羊”。貿易赤字就成了現成的工具,特朗普直接把它定性為“國家安全威脅”,這政治話術玩得溜,但背后根本沒什么實際依據。
可特朗普沒想到,他這一棒子下去,加拿大直接找上了中國。不到24小時,加外長阿南德就在馬來西亞和中國外長王毅舉行會晤,罕見地提出要“重新校準中加關系”,還說要“加快恢復各領域交往合作”。這話可真是前所未有,以往中加官方的表態可沒這么實在、這么主動。阿南德還表示愿意和中國保持“坦誠溝通”,以“務實、建設性態度”推進經貿、衛生、人文等合作。王毅外長也不客氣,直接指出美國濫用關稅政策破壞國際經貿秩序,損害全球經濟增長,連小國、窮國也不放過。而中國堅持多邊主義、自由貿易,還給最不發達國家提供零關稅待遇。中加之間沒領土爭端,也沒地緣政治沖突,完全可以做互利的合作伙伴。
加拿大為啥突然變臉?說白了,就是被美國坑怕了。從牛肉、鋼鐵到鋁制品,加拿大多次被美國當成貿易戰的“墊腳石”。就算簽了《美墨加協議》,美國還是說變臉就變臉。就像之前美加談判都快談妥了,卡尼還說7月21日前有望簽協議,結果特朗普突然發難,打得加方措手不及。這種不確定性,讓加拿大再也不敢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再說中加之間的現實利益。中國是加拿大第二大貿易伙伴,對加拿大的能源、礦產、農產品需求極大。現在中美博弈這么激烈,很多國家都在尋求“市場多元化”,加拿大也不例外。阿南德說要加強供應鏈韌性、拓展經濟伙伴,其實就是在給自己找退路。而且中國這時候釋放出穩定合作的信號,加拿大自然就把中國當成了優先選擇。雖說兩國之前有過摩擦,但經濟互補性一直很強,就像王毅外長說的,只要不人為制造問題,就能合作共贏。
這次會談釋放的信號很明顯,雙方都有“愿談、愿合、愿改”的意愿。可特朗普還在那揮舞“關稅大棒”,雖說短期能唬唬人,但從長遠看,這就是在自毀長城。美國在國際經貿體系中的信用正在被他一點點動搖,盟友們被逼得不得不另尋出路。而中國呢,正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眼中的“穩定選項”。這國際局勢,缺的就是理性和信任,美國自己把盟友網絡撕得粉碎,現在各國只能自己找活路了。未來中加能不能走出新路,還得接著看,但至少現在,雙方都邁出了積極的一步。特朗普這“美國優先”,最后怕是要變成“美國孤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