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吭哧有力
辦公室坐久了,就容易忘記勞動人民的辛苦,比如說大同最近發生這件事,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長要是能多下下基層,可能就不會被罵了。
30幾度的高溫天,8噸之巨的垃圾堆中,兩名環衛工人花費4小時,徒手找回了游客丟失的兒童電話手表。
這些字小編是都認識,但聯系到一起卻有些讀不懂了。
這個兒童電話手表中是有什么國家機密嗎?還是價值極其貴重?據小編有限的見識所知,一個兒童電話手表便宜的一百出頭,貴的也就千八百塊。
真的犯得上如此興師動眾嗎?環衛工人的命也是命,他們就該被如此犧牲如此欺壓嗎?
近日,深圳的盧女士一家帶著孩子乘坐高鐵從太原到大同去旅游,在高鐵上小孩子把自己的兒童手表電話裝到干凈的紙質垃圾袋中玩耍,在下車時就把這電話手表給忘了,電話手表就被遺留在列車上。
要是照一般人來看,這手表是找不回來了,丟了也就丟了,沒辦法,誰讓熊孩子調皮又忘性大呢!
但是盧女士不一般啊,她想著手表是有定位的,可以知道在哪里,但她們第二天預約了去云岡石窟景區參觀,也不能‘追著垃圾跑’,她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辦法,撥打了12345熱線求助。
接下來大同的一系列操作讓人嘆為觀止。
為盡快找回失物,大同市新城環境公司緊急將垃圾轉運至富喬垃圾焚燒發電場空地。
兩名環衛工人不懼臟亂,徒手在垃圾堆中逐一翻找。經過4個多小時的不懈努力,當日16時50分許,丟失的手表終于從堆積如山的垃圾中找到,并于當晚送還至盧女士手中。
這件事被當作“暖心”新聞,被大同媒體大力宣傳,本以為會博得大家好評一片,吸引更多游客來“暖心”的大同體驗參觀。
沒想到不但沒換來一個好評,反而評論區罵聲一片,嚇的大同媒體趕緊下架視頻,但為時已晚,因為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盧女士和大同文旅都感覺是正能量,這波穩了,結果打開評論區天塌了。”
“手表多少萬?”
“徒手、兩人、高溫、八噸、四小時、緊急轉運→電話手表*1”
“我還以為人工耳蝸找就找吧,一個電話手表活不起了。”
“不知道的以為傳國玉璽丟了呢!”
“你手表里藏著核彈發射密碼啊!”
大同文旅的評論區更是直接淪陷:
“肖副局怎么不自己去翻?這樣才能感動大家。”
“肖局長好大的官威啊,吹著空調,自己感動了自己。”
“善良的人就是這么讓人欺負的嗎?有誰為底層的環衛工人考慮一下,他們難道就不是R嗎?”
事后,盧女士為了感謝兩名環衛工人的辛苦付出,曾發送紅包給環衛工人卻被環衛工人婉拒。
對于公眾的質疑,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長回應:這種事情是誰有需求都可以找的,不能說值不值,那做啥是值,做啥不值,這是我們該做的事,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
寫在最后:
對于盧女士來說,在大同的旅游確實是非常幸運的,但對有些人來說確實不幸的。
這樣的新聞究竟感動了誰?估計只有那些坐在辦公室、吹著空調、喝著茶水、高高在上的指揮者吧,總之不會感動普通基層勞動者,他們看了只會覺得心寒。
其實大家不是反對大同城管幫忙找回失物,看不慣的是這種行為背后所反映出的資源分配與價值衡量的失衡。
環衛工人的日常的工作是清理垃圾、維護城市的整潔衛生,這樣的翻找工作并不是他們職責范圍內的常規任務。
對于兩名環衛工人而言,在30幾度的高溫下,于8噸重的垃圾堆里徒手翻找4個小時,這是怎樣的一種艱辛與不易。
吹空調喝茶水的人希望通過這種行為,讓外界看到大同這座城市的熱情和周到,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旅游觀光。然而,他們卻忽略了基層勞動者的權益和需求。
大家對此怎么看呢?
信息來源:
澎湃新聞《大同環衛工高溫下翻找垃圾找回游客失物,網友質疑:有必要嗎?》
封面新聞《游客丟失兒童電話手表,打求助熱線,2名環衛工高溫下花4小時找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