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提振消費是擴大內需、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的重中之重。今年2月,山東召開全省提振消費工作大會,全力推動消費持續升溫擴容提質;6月28日,山東夏季“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同步啟動,打造具有山東特色的消費體驗。大眾日報·大眾新聞推出“走在前 挑大梁——游山東之夏 趕山東大集 購山東好品”專欄,展現山東提振發展信心、激發市場活力、掀起消費熱潮的生動實踐。敬請關注。
山東開展“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系列活動,豐富夏季消費場景——
在煙火大集里探尋消費密碼
“吆喝聲、還價聲,聲聲入耳,本地貨、進口貨,貨貨齊全。”在中國特別是北方,“趕大集”是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休閑和消費活動之一。當前,山東夏季“三大集”(“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系列活動正在全省開展,這場消費與文化的“大餐”會為百姓帶來哪些不一樣的感覺?記者在一線尋找答案。
“早八”叫不醒年輕人,但大集可以
提到大集,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土味”,但在山東的大集上,所謂的“土味”更多體現在產品和展會設置更加富有地方特色。而越來越多年輕人,則將趕大集當成了一種時尚。
我們先把目光聚焦到煙臺黃渤海新區。
7月1日,山東夏季“海洋大集”的重點活動之一——“2025山東活力之夏消費季”活動在黃渤海新區舉行,現場突出煙臺特色,設有“煙火國潮”“逐海狂想”“綠核未來”“微醺生活”“暢享煥新”等五大展區126個展位,展示產品涵蓋12大類1400多個品種。雖然天氣炎熱,但活動依然吸引了近萬人,其中大多是年輕人。
從三文魚到葡萄酒,再到膠東花餑餑,各式各樣的產品讓人目不暇接。
“這款酒清爽、果香突出。”在張裕展區前,煙臺市民李女士購買了一瓶白葡萄酒。這次參加活動,她想買一些煙臺特色葡萄酒,帶到海邊和朋友一起喝。
煙臺市商務局運行消費科負責人徐瑋介紹,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煙臺還將圍繞“‘參’入煙臺 擁‘鮑’大海”這一主題,聚焦機器人大賽、展會經濟、音樂會以及魯菜、葡萄酒特色,持續開展100場以上活動,打造“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周周有場景”的消費格局。將目光放到整個山東來看,在大集上突出地域特色商品,煙臺的“海洋大集”并不是個案。
在聊城市東昌府區,廣平鎮西街糕點、張爐集鎮恒昌香油等全區11個涉農鎮街的200余種“東昌好品”“東昌優品”,通過“運河大集”的形式送到城區居民家門口。
今年以來,東昌府區已舉辦“好品進城”運河大集29場,線上線下累計實現農產品銷售額300萬元。
在鄒平市,長山山藥、青陽小米等特色農產品出現在2025山東省夏季“黃河大集”啟動儀式上,在現場熱賣的同時,也通過電商直播等方式拓展銷路。
“吆喝聲中”政策直達百姓
7月6日傍晚,莒縣夏季“海洋大集”暨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進社區活動在莒縣大湖小區舉行。
莒縣商務貿易綜合服務中心商貿流通服務科科長曹曉東介紹,為進一步推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工作,刺激城鄉消費活力,莒縣商務局聯合相關企業在7月至9月開展莒縣夏季“海洋大集”暨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進社區活動,活動依托全縣500余個銷售網點,在全縣各鄉鎮街道人流量較大的社區開展下鄉展銷,計劃舉辦30余場。
“我們這個活動在村里反響很好。”活動組織方、雅迪莒縣區域負責人董世英介紹,“布置完現場之后,我們就用麥克風吆喝幾聲,老少爺們都很樂意出來看看。”
今年以來,國家在消費品以舊換新領域加力擴圍,帶動各類消費品銷售額持續增長。以電動自行車為例,截至6月4日,全省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36.2萬輛,帶動銷售超720億元。
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依然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有些人不太了解政策,我們會專門設置播放宣傳片和知識問答環節,普及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政策,還準備了臉盆、小喇叭等小禮品作為問答環節的獎勵。”董世英說。
莒縣已有雅迪、小鳥、愛瑪等10余家電動自行車企業參加了“海洋大集”活動。今年以來,全縣累計銷售電動自行車7367臺,實現銷售額2373.83萬元,補貼消費者338.68萬元。
一方文化“養”一方大集
滿足老百姓不斷提高的文化消費需求,大集是個很好的載體。
“文化促消費·青春嘉年華”龍口市夏季“海洋大集”,正在龍口市嘉元保利廣場持續舉行。在非遺市集區,黃縣面塑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傅喜娜制作的面塑吉祥物受到現場觀眾熱捧。
黃縣面塑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動,古人用面粉做成各種造型祭祀海神,后來逐漸演變成地方民俗,面塑能做的造型也越來越多,結婚用的“龍鳳呈祥”、老人過壽用的“九桃一手”等都是受歡迎的產品。
文化搭臺,消費唱戲。非遺“邊看、邊玩、邊學、邊買”的沉浸式消費模式,讓古老技藝煥發新光彩。6月以來,龍口市夏季“海洋大集”非遺市集銷售額突破32萬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養一方文化。”山東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所所長劉德軍認為,山東大集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可以將文化、消費等進行有機融合,推介地方特色產品,營造消費場景,提振鄉村消費。(孫源澤 許金星 )
“人間煙火是最大的流量”
“人間煙火是最大的流量”。近日,演員宋佳在第30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上的這句獲獎感言在網絡“出圈”,讓人不禁感嘆:“好的文藝作品只有接地氣才有生命力。”
而在生活中,特別是老百姓的消費中,煙火氣同樣是“流量密碼”。
“大集”這個字眼似乎很多時候都跟“土”搭邊。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山東的大集很多都在戶外,一個帳篷、兩三張小桌就是一個“店面”。這樣的環境,在現在的季節,肯定與城市里冷氣開足、裝修高檔的商場沒法比。
但就是這樣“簡陋”的場地,成了廣袤農村老少們休閑娛樂的重要地點。
比如,肥城市桃園鎮黑牛山村將“黃河大集”與“村晚”融合到一起,在當地特色節目的表演中,穿插了特色農產品展示等環節。這既滿足了村民的文化需求,又提振了農村消費。
旺盛的煙火氣,是消費最好的“助燃劑”。
當前,消費處于持續承壓階段。如何提振消費?不妨到大集上找找靈感。(孫源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