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青陽縣文化館以全民參與為核心理念,整合社會多方資源,不斷輸出新的文化內容,增強文化供給能力,打造全民參與的公共文化空間新地標。
空間煥新,提升服務效能。近一年來,文化館積極推進公共文化空間項目建設,重點對非遺展示館、功能室、數字文化館進行了改造提升。通過基礎設施修繕、展示項目更新、空間布局優化與功能提升等措施,公共文化空間得到全面升級。改造后的非遺展示館通過圖文并茂、實物展示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青陽縣豐富的非遺代表性項目,讓參觀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非遺的魅力與價值。優化排練廳和書畫展廳的空間設計,提升了使用效率,增強了體驗感受。
活動現場。
全民參與,共筑文化盛宴。積極策劃并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聚焦“一老一小”“夜間服務”,達到全民參與的目標。其中開展了4期藝術公益培訓活動,培訓人次達到1萬余人;5期書法攝影展覽;推出首屆青年夜校;組織開展大型文藝活動33場,送文藝下鄉巡演活動19場。這些活動不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而且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多次達到2萬+的瀏覽量,極大地拓寬了受眾范圍。從少兒公益培訓到成人公益培訓,從書畫展覽到非遺展示,從非遺進校園到戲曲進景區,不斷增強文化服務職能,擴大公共文化空間的服務范疇。
活動現場。
藝術創作,提升文化素養。積極打造廣場舞《徽池雅調》、九華民歌《舒姑泉》、歌曲《青陽》并拍攝制作MV、青陽腔小戲《屈原?出陵陽記》等眾多原創文藝作品,不斷輸出新的文化內容,深度挖掘地方文化標識,增強文化供給能力。這些新創作品在今年的陵陽鎮沙埂村2025年安徽省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演出、陵陽鎮天下糧倉景區“百場黃梅唱響百家景區”市級示范展示演出、非遺進校園等活動中均有精彩表現,受眾人數達12萬多人次。
活動現場。
青陽縣文化館持續推動文化惠民全覆蓋,營造全民參與的文化氛圍,共同推動公共文化空間的建設與發展。同時,還將加強與社會力量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探索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的新模式、新路徑,精準對接群眾公共文化需求。(焦琴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