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學術自主這塊。過去咱們確實在不少領域依賴美國的學術資源,很多高校的教材是美國原版,科研評價體系也跟著人家走。但美國這幾年不斷收緊學術合作,2022年就有100多個中美聯合實驗室被迫關閉,NSF(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更是明文禁止資助有中國學者參與的項目。
這看似是壞事,卻逼著咱們走自主創新的路子。去年教育部推出“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投入50億元建設288個基礎學科基地,從教材編寫到實驗設計全流程自主可控。中科大的潘建偉團隊不就是個例子嗎?在被美國限制參與國際量子合作項目后,反而埋頭搞出了“九章二號”量子計算機,計算能力比美國同類設備高出百萬倍。
美國又開始搞小動作,這次把矛頭精準地對準了中國留學生。眾議院那個專門針對中國的“中國委員會”,其主席約翰?穆萊納爾最近干了件不地道的事 —— 給7所美國知名高校挨個發去信函,逼著它們立刻重新審視甚至徹底終止與中國留基委的合作。
他在信里說的理由簡直荒唐到離譜,聲稱留基委通過選派中國學生赴美留學,是在“系統性利用美國教育機構”,偷偷轉移美國的先進技術,最終目的是“支持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和科技發展”。這種毫無根據的指控,就像憑空捏造出一個罪名扣在別人頭上,明眼人都能看出背后藏著的政治算計。
被點名的7所高校里,達特茅斯學院已經公開宣布退出合作,圣母大學早在今年年初就悄悄啟動了終止程序,田納西大學則擺出一副“研究研究”的敷衍態度。倒是加州大學系統校長邁克爾?德雷克辦公室的回應有點意思,聲明里一邊說“會嚴格遵守聯邦法律”,一邊又著重強調“國際學生對校園文化的豐富作用”“全球學術合作是推動人類進步的重要力量”,字里行間全是對這種無理要求的不認同。
熟悉國際教育圈的人都清楚,這根本不是美國第一次對中國留學生動手。2020年特朗普政府就搞過“中國行動計劃”,以“防范間諜活動”為由,對理工科的中國留學生進行無差別審查,不少人拿著簽證卻被攔在機場遣返。2022年拜登政府雖然嘴上說要“歡迎中國留學生”,但實際操作中,芯片、人工智能等敏感專業的簽證通過率依舊低得嚇人。
今年5月更過分,國務卿魯比奧在聽證會上公然宣稱,要“系統性識別并吊銷與中國政府有關聯的留學生簽證”,尤其是那些在量子計算、生物科技等關鍵領域學習的學生。這種赤裸裸的政治操弄,早已讓美國所謂的“學術自由”成了笑話。有數據顯示,2015-2019年中國赴美留學生年均增長8.3%,但2020-2023年這一數據暴跌至- 3.7%,其中理工科研究生申請量下降了近四成。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美國這種近乎偏執的打壓,對中國來說未必是壞事,甚至可能成為倒逼人才回流和自主創新的契機。
先說說人才流失這事兒。過去幾十年,留基委每年選派數千名優秀學生赴美攻讀博士或進行聯合培養,這些學生大多是國內高校精挑細選的苗子。按理說,他們學成后應該回國效力,但現實是,2010-2019年留美博士的回國率始終徘徊在35%左右,在計算機、材料科學等熱門領域,甚至有超過60% 的學生選擇留在美國硅谷、波士頓等科技重鎮。
這背后固然有美國科研條件優越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部分學生被“美國夢”沖昏了頭,覺得留在那邊能獲得更好的發展。可現在情況變了,美國對中國留學生的敵意越來越濃,不光簽證難拿,畢業后想進硅谷大廠、國家實驗室更是難上加難。去年就有300多名中國計算機專業的留學生,拿到了谷歌、微軟的錄用通知,卻因為 “國家安全審查” 最終沒能入職。
反觀國內,這幾年對人才的吸引力可是肉眼可見地增強了。2023年留學回國人數突破50萬,創歷史新高,其中82% 的人選擇在長三角、粵港澳等科創密集區落戶。深圳為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推出了“鵬城孔雀計劃”,最高可提供1000萬元科研啟動資金;上海張江科學城更是建起了28個國家級大科學裝置,給科研人員提供了世界一流的實驗平臺。
就拿清華大學來說,2022年從美國頂尖高校引進的青年學者有47人,比2019年翻了一番,這些人里有80%都曾是留基委資助的留學生。他們回來后,在量子信息、腦科學等領域取得了多項突破性成果,其中周樹云教授團隊研發的新型超導材料,更是打破了美國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
在企業層面,這種倒逼效應更明顯。華為2019年被美國制裁后,把每年營收的20%投入研發,去年更是拿出1615億元搞自主創新,現在已經在5G、芯片等領域擁有了11萬項專利,其中5G標準必要專利數量全球第一。這種從“依賴外部”到“自主可控”的轉變,正是美國打壓帶來的意外收獲。
當然,咱們也不能盲目樂觀。短期內,部分學生確實會失去赴美學習的機會,一些需要國際合作的科研項目也會受影響。但從長遠看,這種 “斷奶” 反而能讓中國學術界擺脫對美國的路徑依賴。中國最不缺的就是在壓力下成長的韌性,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咱們在西方國家全面封鎖下搞出了兩彈一星;今天,面對美國的科技圍堵,中國的人才儲備、科研投入、市場規模都比當年強百倍。
所以說,美國這波看似針對留學生的“黑手”,到頭來可能會變成推動中國人才回流、科技自立的“助力”。歷史早就證明,任何試圖封鎖中國的努力,最終只會讓中國變得更強大。
參考資料:《又下黑手!美眾議院“中國委員會”施壓美高校:停止與中國留基委的合作》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