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村是什么樣子?國家出錢修建山水園林小區,配套設施一體化,先建后拆綜合利用。
就在7月14日,廣東首個“農村未來社區”項目正式入住,通過對周所村的建設,給全國農村建設打出了樣板。
說起這個周所村,在幾年前還是路邊一個破舊的小村莊,房屋布局十分雜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為了改善這一情況,廣東省在周所村投入4.19億元進行“農村未來社區”項目,通過重新建設安排,解決村民住房改善問題和山區土地低效問題。
從建成后的實拍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新房都是三層的小樓房,每家可獲得120平的超大面積房屋。
新房內采用現代化布局,客廳寬敞明亮,廚房有各種家電預留位置。
而在房屋之外,則是社區公共區域的改造。
包括體育場、公園、停車場、養老院、溫泉民宿、開心農莊等等。
這些公共區域的建設,不僅為村民提供服務,還為村莊未來打造旅游休閑產業奠定基礎。
同時對于村莊里的古建筑、古樹以及山水河流,在建設時也進行了保護性開發,成為村莊中靚麗的風景線。
周所村在開發建設中秉承的理念就是“不復制城市生活,而是守住鄉愁”,就是要保住自身特色。
比如周所村依山傍水,就設置濱水綠道、小公園等設施,將當地的文化生態美展現出來。
山水是一方面,還有河湖、田草、文化古跡等等,都可以是新一代農村建設時的特色。
相比于千篇一律的城市,這些獨具特色的鄉村,未來必然也會有極強的吸引力。
比如周所村通過一棵有著500年樹齡的古榕樹為核心,連接周邊17棵百年古樹,再移栽大量綠植樹木,建設成了一座綠意盎然的森林社區。
通過新社區的建設,老百姓得到了實惠,國家也對土地進行更有效的整合利用。
比如周所村原本建設用地達到1013畝,而新建社區只用了593畝,節省下420畝的優質土地。
這些土地不管是未來進行復耕,還是進行商業性開發,又或者作為其他用途,都會帶來很大收益。
而若沒有開發,就只能白白荒廢。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項目開發中,采用的是先建后拆的形式,減少了老百姓的很多麻煩。
人們不必去找地方租房,不必多次搬家,可以直接無縫銜接。
可以說周所村的未來社區改造,不但是廣東省的模范項目,還給全國各地的新農村建設做出了榜樣。
其核心理念就是富裕農村生命,不必追求城市化風格,而是留住自身特色和鄉愁。
即便是一個沒有任何特色的村莊,我們也能自己建造特色,比如建設采摘園社區,真人游戲社區等等。
這些不但可以豐富村莊內涵,還能帶來極大的經濟收益,絕對是一舉兩得。
不過或許是老舊觀念的原因,即便周所村“農村未來社區”項目已經做到了極致,還是有很多村民不愿放棄原來的住房。
整個村莊自愿報名的住戶只有400多戶,還有近一半的住戶沒有報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